“食品配料表、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关注
记者徐妍斐
自2012年1月1日12331食品药品安全热线开通运行以来,热度逐年增加,受理量平均每年增长超过43%,至今累计受理数量已经超过了20万件,其中举报查实率近70%。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举报受理的内容也开始向细节化发展,除“家门口有个无证摊位望取缔”、“感觉买到了假货”之类的来电外,“这张营养成分表的信息缺失”、“我网购的药品没有批号和中文标识”等更加专业化的投诉举报也开始集中出现。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食品药品“3·31投诉举报日”,位于柳州路615号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中心将迎来市民代表参与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体验12331话务接听、参观快检车和快检实验室等方式了解食品安全的知识,各区县的分局街镇食品药品监督所也会根据本地工作实际同步开展活动。
市民体验热线话务接听
此次“3·31投诉举报日”特别设置了市民开放日活动,以“一线连百姓,一心为群众”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市民代表切身体验和了解投诉举报热线工作流程及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过程。
今天,位于柳州路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中心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将迎来市民代表。参与市民将通过观看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片等方式了解上海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中心成立背景、职责及热线开通、运行以来的工作情况,聆听典型案例。随后,工作人员将带领市民代表参观12331热线话务受理大厅的工作现场,了解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件的受理、转交办过程;并现场体验录音回放的话务接听,感受12331热线工作。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市民代表将参观食品快检车和食品快检实验室,听工作人员介绍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并在现场挑一些市民感兴趣的项目来当场检测演示,介绍和展示快检项目目录。
各区(县)分局及市场监管局各街(镇)基层监督所也将在今天根据本地工作实际,通过开放快检实验室、接受公众咨询、借助媒体宣传、张贴宣传海报和发放宣传册、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同步开展活动。
市民日益关心营养成分表
在12331热线至今总共超20万的受理量中,总体上投诉举报约占四成,咨询约占六成。市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方面(含保健食品),占80%以上,药品约占15%,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相对较少,各占4%和1%左右。从近年的数据来看,包装标识相关问题的投诉举报数量有明显增长。去年全年共受理涉及包装标识事宜的投诉举报共2623件,其中食品2382件,药品101件,医疗器械25件,化妆品115件,举报的查实率45%。
食品类反映的主要问题除了反映预包装食品上缺少生产日期、厂家信息,保健食品包装上“不适宜人群”未突出标注等问题外,随着食品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将目光关注到食品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细节上。从市民的投诉内容来看,集中反映的问题有营养成分表信息缺失、配料表中含药物成分或其他不应加入普通食品的物质、配料表内容虚假标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药品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通过网络购买到的产品无批号、无中文标识、相同药品不同批次的保质期不同等;医疗器械、化妆品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购买的产品无中文标识等。
展销会买食品要细看包装
“假冒伪劣”的投诉举报情况:全年共受理涉及假冒伪劣事宜的投诉举报1300件,其中食品937件,药品200件,医疗器械100件,化妆品63件,举报的查实率30%。食品类反映的主要问题为怀疑肉制品存在掺假的情况,例如鸭肉冒充羊肉、猪肉假冒牛肉等;怀疑购买到的保健食品不正规;怀疑购买到假鸡蛋;举报加工假冒有品牌的桶装饮用水等。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网上购买的产品怀疑不正规、路边销售假药等问题。
另外,今年春节前夕12331热线陆续接到市民来电反映在年货展销会购买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例如:购买到的炒货有异味、红枣发霉、生鲜肉以次充好、腌腊制品变质等;还有市民在展销会通过团购买了火腿,送货上门的时候发现产品已过保质期。由于展销会举办周期较短,流动性较大,当市民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时往往会遇到销售摊位已撤柜,市民又无法提供发票等购买凭证,给监管部门的查处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监管部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建议市民在选购食品时,除了比较价格外,还要注意产品的包装信息,看清产品名称、生产厂家、保质期等必要信息,同时保留好购买发票,万一碰到食品质量存在问题,可以有利于自己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