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飞机上高烧抽搐 航班紧急备降郑州

01.09.2017  21:52

8月31日9点24分,时值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流量高峰,河南空管分局进近管制员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指挥飞机,突然接到区域管制室一个紧急电话:执行温州飞往太原的航班CES5293上有位患病幼童,出现发热伴抽搐等症状,情况十分紧急,机组决定紧急备降郑州新郑机场,落地后需要郑州机场派出救护车给予紧急医疗救助,并向空管部门申请优先落地。

接通知后,进近管制室立即启动应急保障方案,及时了解机组需求,管制员将机组意图立即传达给郑州机场塔台,并紧急协调了直飞空域。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主调管制员立即调整进港排序预案,全力保障CES5293优先落地。9点46分,该航班提前安全落地郑州机场905机位。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急救中心接通知后,立即派出急救人员,乘坐急救车辆及时赶到了905机位。飞机的提前落地、急救人员的及时到场,为病危儿童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该飞机停稳后,医务人员根据发热伴抽搐等症状,初步诊断是高热惊厥,郑州机场医务人员对病童进行对症处理后,将其转送河南省省立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新闻延伸

飞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成为商务、旅行者的首选。然而,一旦在飞机上遇到乘客突发疾病,也就不同于地面,无法就近下来,可能耽误治疗。

在飞机上突发疾病怎么办?

专家表示,单身在外突发疾病最可能的原因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梗、脑卒中)、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急性消化道疾病(食物中毒)和呼吸道疾病(哮喘、肺炎等)。对于患者本人来说,一是预防,二是自救,而预防更重于自救。

预防

就心血管疾病而言,很少有旅客是凑巧在旅途中第一次发病的,对于既往曾经明确诊断过心血管疾病、哮喘等随时有急性发作可能的,应该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沙丁胺醇喷雾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继续坚持服药,把血压、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可以大大减少心脑血管急症的发生率。

制作一张个人医疗信息卡并随身携带。卡上至少应该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联系电话、病史、现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其他信息如血型等知道的话也应该加进去。可以做成名片大小,放在自己的钱包或衬衣口袋里。

在长途旅行的过程中,不要过量饮酒、吃不洁或陌生的食物。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醉酒后呕吐物进入气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是不计其数。而不洁食物则是导致急性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专家提醒,不管长短途旅行,乘客乘坐飞机时,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内容:出门记得带药,值机别忘装包,病史做好小抄。

自救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能报告病情的患者可以节省大量抢救时间,用四句话简明扼要地说明自己的病情即可,这四句话是:

1.主诉,即我目前最主要的不适是什么(胸痛 / 头晕 / 发热等等);

2.我的不适感是什么性质的,以胸痛为例,告诉医务人员是局部间歇针尖样的刺痛、还是向手臂及颈部持续放射的绞痛;

3.我认为不适与什么有关,可以是诱发或加重的因素(体力活动、昨天吃了不洁的食物),也可以是缓解的因素(躺下来胸痛就要好一些);

4.既往我有什么疾病。

如果感觉自己将要失去意识,应当至少做到这两点:

1.向旁人呼救,注意一定是具体到某个人,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向单个的路人求助的成功率要远高于无目的的呼喊;

2.尽量寻找相对平整、开放、通风的地方慢慢扶着支撑物靠着或侧卧躺下,不仅可以避免摔伤、误吸等二次伤害,也方便他人进行施救。(综合知乎、三九健康网)

【责任编辑:靳静波 】
郑州机场通航20年运客近1.5亿
8月28日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运行20周年的日子。河南省机场集团昨日发布数据显示,20年中,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由通航之初的100多万人次提升至2016年的2000多万人次,累计运输旅客近1.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