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驼铃声万里茶贸路

19.11.2016  00:34
      清代康雍乾之时,福建武夷山的茶山很多是被“承包”的,承包人清一色是“西客”——这是当地人对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的称谓。当时,祁县渠家大玉川茶庄在武夷山有茶山5000亩,茶场7座;榆次常家买下下梅村附近的白岩岗、鸡母岩、圣旨庙等处荒山千余亩,与当地茶商合作开发种茶,其他山西茶商在武夷山共有茶山30余座。
  
  下梅村位于梅溪下游,明末清初,下梅村是武夷岩茶外销的集散地。商人在下梅设茶库、茶坊,在梅溪茶埠收购茶叶,请当地茶师自办岩茶加工坊,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等,集运至山西然后转运出关。于是,在清代中后期,晋商与闽、鄂、湘等产茶区的茶商共同开辟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绵延万里的茶叶贸易之路。
  
  下梅是当年万里茶路的起点。从福建崇安过分水关,入江西铅山县,顺信江下鄱阳湖,穿湖而出九江口入长江,抵武昌,转汉水,入襄樊,越河南入泽州,经潞安抵平遥、祁县、太谷、忻州、大同、天镇、张家口,贯穿蒙古草原,最后到达俄罗斯的恰克图。一条由水路、陆路、驼路构成的茶道,在晋商的胼手胝足中踩踏而成,其中的酸甜苦辣,浸透在那时而豪迈时而婉转的茶路谣中:“腰缠百万赴夷山,主客联欢入大关。一事相传堪告语,竹梢压得锦标还。”“天下山河不平凡,千里资江几多滩;水过滩头声声急,船到江心步步难;谁知船工苦与泪,资水滩歌唱不完。
  
  几个重要因素让这条茶路脱颖而出。一是下梅周边良好的茶质,二是俄罗斯各阶层对茶叶的大量需求,三是晋商对茶叶市场的敏锐把握。当然,政府对于中国商人到恰克图贸易的支持,也是这条茶路得以绵延的原因。康熙、雍正年间,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若干条约,对晋商有足够的激励作用。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其中在贸易方面确定,中国政府不收赋税,同时允许俄商在两国交界处进行贸易。这犹如一场东风,它签订后的第一时间,中俄边界上的一条小河边,迅速崛起两座相对而立的边贸城市。俄方的就是恰克图,大清一方的命名为买卖城。这里,就是起自福建下梅、历经水路、陆路、驼路逶迤而来的万里茶路的目的地。
  
  恰克图,蒙语意思是“有茶叶的地方”。从1727年到1905年的100多年间,这里的确成为中俄商人共同的“茶可图”。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马克思在其《俄国的对华贸易》一文中写道:“由于这种贸易的增长,位于俄罗斯境内的恰克图就由一个普通的要塞和集市发展为一个相当大的城市了。
  
  万里茶路繁荣了沿线的几多商镇,如河口、湖口、汉口、杀虎口、张家口。同时,在这商机蓬勃的茶路上,一个个税关应运而生。较大规模的,南边的是九江,北边的是张家口。“九江关上要报税,每柜上税银三钱。”而根据《大清会典》,张家口是面向恰克图、库伦的统一征税处,仅仅针对每年多至5000吨的茶叶,即可收税银4万余两。对于从各地纷至沓来的茶商,这笔税钱一如通行证,艰险的张库大道为之应声打开。在边境恰克图地区,中俄双方的征税机构也随之建立,俄方称萨纳特,大清方称扎尔库齐,专司边贸管理并监收关税。
  
  1840年前后,茶叶已占到俄罗斯进口大清国商品的91%,以至于俄罗斯人高呼“一个恰克图抵得上三个省”。到1873年,晋商向俄出口的茶叶由4万箱增加到38.5万箱,狂增近9倍。此时,俄罗斯从恰克图贸易中所征关税,占到其国税收总额的20%~36%。乾隆初年,自恰克图输俄茶叶仅有21吨,到了同治年间,竟然达到令人咋舌的10109吨。以卢布计算,1755年~1762年茶叶贸易额为48048卢布,到1781年~1785年就增长了5倍。1744年,恰克图的双边贸易额约为30万卢布,到1760年便上升到110万卢布,1830年的统计是800万卢布,到19世纪中期已达1600卢布。1841年~1850年收茶税4808084卢布,1851年~1860年又收茶税4827990卢布。因为有利可图,高达30%的税率仍挡不住贩茶入境的商流:1839年,俄商在恰克图以700万卢布购入的茶叶,运到下哥罗德市场唾手可得1800万卢布。这也刺激了大清运茶商队的空前热情。高潮时,同时有50万边贸商人投诸其中。晋商的主要运载工具是骆驼,其中也夹杂着牛车,俗称“一间房”。有诗为证:“千两万两连缀行,终夜但闻铃铎声。北去载茶南载碱,露宿长年如筦簟。百辆车,一间房,牛蹄作柱辕作梁。恰图库伦皆我乡。
  
  恰克图市场曾3次关闭,原因大多与俄罗斯方面越轨征税有关。清乾隆三十年谕旨称:“恰克图贸易一事,近因俄罗斯人不遵守旧制,违背禁约,苦累商人,是以降旨停业。”为谋求复市,俄女皇叶卡捷林娜的道歉也关乎税情:“在边境地区,无论输入商品,还是输出商品,将不向商人征收任何税。
  
  但在大清一方,较高的税收成本,大大制约了晋商的脚步。“俄商贩茶回国,只纳正税一项。而华商贩茶出口,缴纳正税之外,到恰克图后,复缴票规每张五十两。咸丰十年,因军饷支绌,奏准每商票一张,在察哈尔都统衙门捐输厘金六十两。
  
  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这条浪漫与悲壮共存的万里茶叶之路最终湮没。人们对它的认知,日益幻化为漠上朔风中那不绝如缕的驼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