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治通宝到川花二百文,看清代钱币发展轨迹

18.07.2019  22:27
从顺治通宝到川花二百文,看清代钱币发展轨迹

 

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开始铸造顺治通宝。共分5种样式,一式为顺治元年铸造的,是一种仿古式的货币,正面铸有顺治通宝,背面是光背的。不久就又铸了2式货币,正面还是顺治通宝,反面是铸钱的汉字局名,如工,户,东,福等。三式是顺治10年铸造的,是一厘钱,反面铸有一厘和钱局名。一千文合银一两。四式货币是在顺治17年铸造的,反面有满文宝字和满文局名,五式也是这一年造的,钱背面有满汉文的钱局名。

 

康熙帝继位后铸康熙通宝,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康熙通宝满文钱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钱,为福建省造,现存世有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种。

 

雍正帝即位后,仍以杜绝私铸,平抑物价入手,防止白银外流,实行铜钱紧缩政策。于雍正元年铸行“雍正通宝”,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钱重一钱四分,力求精美标准,大小分二类,大钱与“康熙通宝”大钱相仿,由于雍正帝钱法严谨,私铸较少,所以雍正通宝制钱上都边阔字正,形态工整。

 

雍正年间后,清帝铸钱就只按顺治5式,即钱背面标满汉文局名而铸造。

雍正帝于雍正十七年死于热河行宫,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比雍正时更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继续执行通货紧缩的政策。乾隆朝以前的制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

 

嘉庆年间,清政府允许百姓使用白银,并且再次整顿钱制,增加铸造量,铸行嘉庆通宝,最初所铸力求工整美观,钱重一钱二分,面文仍用宋体,背文为满文局名。但有背文于穿左用草书,穿左用楷书,有“福、寿、康、宁、桂”也有穿右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楷书“福、寿、康、宁”连在一起为一种吉语,是钱局为吉庆所铸之钱,也叫“吉语钱”,参与流通。

 

道光通宝铸于清宣宗道光年间。钱文“道光通宝”四字以楷书直读,钱背是记有宝局二十名的满文。道光通宝形制特点基本与嘉庆钱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际克苏、库车因缺少黄铜而开始铸折五当十升值平钱,这是清代虚值大钱的滥觞。

 

“咸丰”是清文宗的年号,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此时民怨沸腾,清政府为了苟延残喘,在钱币铸行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继推出“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种类繁多的钱币。

 

“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部颁样钱。

 

光绪通宝是清代钱币之一,清德宗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铸造。光绪通宝面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记批次等多种形式。不论光绪通宝精彩绝伦的机制钱币,也不论光绪通宝之稀见怪异之版别,单就其普通寻常之大众制钱而言,光绪通宝钱币小巧俊美、端庄秀丽,也堪称翻铸制造之精华,其钱文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咸丰钱币楷书遗风,纤细挺拔、刚柔相济,又超过了康乾盛世。

 

民国十五年(1926),在所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的当年,为维持扩充军力等经费开支,决定铸造减重的新版铜元。在此背景下,大为减重的民国十五年四川铜元开始铸发。其面值,分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等。

 

近日天翼文化有幸征集到钱币一组:

 

 

 

其中顺治通宝4.0g,康熙通宝3.2g,雍正通宝4.0g,乾隆通宝4.0g,嘉庆通宝4.2g,道光通宝4.2克,咸丰通宝4.0克,同治通宝3.5克,光绪通宝4.1克,川花二百文13.9克。

 

 

 

此组钱币充分展现了由盛转衰到动乱一整个历史中钱币的各类特征,品相较好,纹饰清晰。其锈色古旧,色泽均一,明亮照人,纹饰清晰,币面干净,包浆圆润,历史积淀显著,年代感强烈,极大地反应出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

 

从钱币的钱文、轮廓以及纹饰的完整度来看,其保存较好,质量甚佳,且此组钱币存世量极少,乃一组可遇不可求的钱币收藏精品,具有颇高的历史价值和投资价值,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