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抑郁与焦虑症状 警惕深陷“情绪危机”
"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病与生活方式、自身状况、社会心理因素等情况密切相关,如果长期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异常不加以关注,则很容易诱发抑郁、焦虑障碍。3月12日-13日,在京举行为期两天的“辉瑞中国第三届中枢神经前沿峰会”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教授表示:“正确识别抑郁/焦虑常见症状表现,提高警惕,积极应对,抑郁症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与会专家指出,抑郁/焦虑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严重者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自身情绪、心理以及躯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出现情绪异常,应尽早进行疾病的自我识别,必要时及早就医,积极规范治疗,远离抑郁/焦虑的困扰走出“情绪危机”。
正确识别抑郁与焦虑常见症状自我评估早识别
据了解,临床中抑郁症常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活动减低为典型的特征,同时伴有睡眠障碍,尤以早醒最为突出,其他躯体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胸痛、背痛;食欲减退、便秘、体重下降;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等其他常见的伴随症状。而焦虑障碍则以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环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同时,伴随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症状。
于欣表示:“正确识别抑郁/焦虑常见症状表现,提高警惕,积极应对,抑郁症完全是可以预防的。需特别指出的是,在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如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PD),多发性硬化(MS)等均易与抑郁/焦虑障碍合并发生。但大多数患者多只关注睡眠问题、疲乏、头痛、遗忘、头晕或疼痛等躯体症状,往往忽略了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等情绪症状。此时,情绪与躯体疾病可相互作用影响,如不加以注意则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抑郁/焦虑情况加重,从而也影响这些躯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潘小平教授表示,有研究显示高达65%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躯体症状,有超过2/3的抑郁患者只主诉躯体不适,超过1/2的抑郁症状患者主诉多种躯体症状。从此可以看出,躯体症状群是抑郁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焦虑也可导致患者出现躯体症状,如过度胀气、吸气困难、胸部不适、尿频或尿急能症状。潘小平举例说:“手抖/手震也是抑郁/焦虑的常见症状之一,常常被疑为帕金森病症状。但这种手部震颤通常比较粗大且与情绪明显相关,间断出现,时轻时重。紧张、担心时出现或明显加重。因此,潘小平表示,面对躯体疾病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医务人员应具备整体的观念,结合多系统躯体症状及心理症状,综合判断,一旦确认就应该早期足量足疗程治疗。
对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李凌江教授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合并上述躯体疾病的患者,如果觉得最近情绪不佳、身体不适,而又不能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焦虑时,可以通过参考PHQ-9/GAD-7/PHQ-15等简单便捷、权威可靠的量表自测工具,帮助快速识别是否有情绪问题,以便及时自我调整或求医,得到尽早的恢复。
抑郁焦虑危害大切莫乱投医、相信偏方
据介绍,轻度抑郁、焦虑使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随着疾病进程的加重,则会追加脑功能抑制和精神运动抑制,主要表现为思维功能、行动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认知、工作和社交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兼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施慎逊教授表示:“抑郁症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都是躯体疾病需要积极治疗的。通过正规医疗机构的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然而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诊疗状况不容乐观,对其缺乏正确的认知是导致就诊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众多患者对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具有强烈的“病耻感”,多采取心理抵触和回避的态度,延误诊治时机,导致病情加重,不仅加重自身的痛苦和危险,还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李涛教授呼吁:“如果身边的亲人、朋友存在抑郁/焦虑的相关症状,作为亲属、朋友可以主动关心,同时,也应该让患者认识到,如果有抑郁/焦虑障碍症状,应尽早到综合医院的心理科、心身科或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诊疗。接受专业治疗,切莫乱投医和相信一些所谓的偏方。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中。”
抑郁焦虑需规范诊疗不擅自减药、停药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抑郁/焦虑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也是临床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手段。心理治疗可辅助协同药物治疗,改善正在接受抗抑郁/焦虑药治疗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据了解,在现有的抑郁/焦虑患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也存在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抑郁/焦虑存在一定的误区,担心药物成瘾、药物副作用等问题,没有严格按照医生叮嘱规范用药。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张聪沛教授指出:“在药物选择和使用上,医生会严格按照指南规范使用抗抑郁剂,同时兼顾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如SSRIs、SNRIs等指南推荐一线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少,有效改善情绪和躯体症状。”
张聪沛教授表示:“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一般为1-2周,患者不要过于心急,以至于药物还未起效,就认为药物疗效不佳,继而频繁换药或过早地减药或停药。如果用药剂量和疗程不充分,会导致症状缓解不彻底,复发频繁,最终演变成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治疗,不擅自减药、停药,治疗过程中遇到问题多与医生沟通。”(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