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初步实现生态恢复、区域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25.05.2015  10:43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治理和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生态地位决定保护为先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清冽甘甜的源头净水,润泽了半个中国,为全人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价值……

      有多重要?在青海自然博物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天明指着缩小的三江源源头地图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里地貌一旦退化,下游10多亿人口的生产生活都将改变。面积达39.5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保护区,超过青海省72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一半,这里提供了澜沧江总水量15%、长江总水量25%、黄河总水量49%的水源。

      三江源一期保护工程实施8年,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和标准的情形下,执着求索、辛勤耕耘,青海自觉肩负起保护生态这一重大历史责任,以自然美、生态美、发展美的秀美画卷,为大美青海、美丽中国熔铸了坚实的路基。目前,三江源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

      2014年3月,《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这是青海省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同年11月,《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批复。由此,青海正式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主体功能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改革全面展开,在全国率先建立草原、公益林生态保护补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2015年初,青海省两会把生态保护第一写在改革和发展的旗帜上,让生态保护优先成为治省方略。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江源地区不考核GDP,把资源消耗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加大权重。

      青海还将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

      5月上旬,记者驱车经过辽阔高远的黄河源头玛多县,曾经退化的草场一派生机,沿途放置的鹰架上不时有鸟类飞落。大小湖泊波光粼粼,犹如散落在苍茫高原的银色碎片,生动地展现着这个“千湖之县”的美丽图景……

      环青海湖草原是青海最美的草原之一,也是最亮丽的一张名片。投资15.67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实施,工程范围涉及环湖流域的4县,环湖流域草原、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实施了人工造灌木林、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

      一批批项目的实施,环湖生态逐渐变好,栖息在青海湖的濒危动物普氏原羚和青海湖裸鲤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普氏原羚种群数量观测到588只,青海湖裸鲤总尾数达到1.526亿尾。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火红的冬季环湖旅游给冬季青海增添了另一道风景。

      祁连山是我国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是甘肃、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水源区,是阻挡库姆塔格、柴达木盆地、巴丹吉林和腾格里四大沙漠侵袭的天然屏障。早在2005年三江源生态工程启动之时,青海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将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同时,在本省境内东北部建立了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累计投入资金13.4亿元,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缓解了祁连山地区生态恶化趋势。

      与此同时,柴达木地区荒漠化治理有效推进,西宁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至西部省会城市先进水平,湟水河水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占到已形成产能的30%以上。

      依托生态构筑绿色发展

      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处理这样一对共生相伴的矛盾,便成为新时期青海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带一路”战略把青海推向了内陆开放的前沿。2014年,西宁至格尔木铁路新关角隧道开通运营,新建兰新高铁西宁站动车组投入运营和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开工建设。日益完善的青海铁路路网建设和航空口岸的开通,拉近了青海与外界的距离,实现青海旅游业升级。

      花海门源,祁连雪景。良好的自然禀赋,游客可在同一季节看到冰川、森林、花海、雪山、草原、戈壁等不同景观。青海旅游局对外联络促进处处长石毓艳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青海旅游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接待海外游客主打的就是生态牌。现在兰新高铁的开通,将青海、新疆、甘肃的景点串了起来,沿线新景点不断增加,吸引力愈来愈强!”

      玉树重建后,以“绿色感恩、生态报国”为理念,依据市区闲置的房屋场地,引进诺布噶琼民族服饰工贸公司、诺布岭藏族服饰加工厂、安冲康巴松宝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中心、安冲白旺藏式精品工贸等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建成民族服饰加工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核心基地。由加多宝公司捐资1亿元建成青海最大的藏式民族服饰生产基地,去年10月投运,吸纳当地农牧民731人就业。精美的藏族服饰和民族首饰从新玉树成批生产走向成都、色达、拉萨、昌都、那曲和尼泊尔等地,深受市场青睐。

      作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的青海,因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纯净的空气、水、土壤,盛产的特色畜牧产品品质在全国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果洛藏族自治州5369公司生产的精分割牦牛肉一斤卖到3000多元,公司销售经理马天慧告诉记者,他们卖的是生态与健康。红火的柴达木枸杞已经成为海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产的有机枸杞已牢牢占据了海外出口市场。

      5月16日,记者到湟源县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采访,厂区里回收来的1.5万吨残膜堆满了货场,公司经理孙荣恩指着堆放的残膜告诉记者:“如果不回收这些残膜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相当大,地方政府帮助我们回收残膜,这些残膜加工成温棚骨架和下水道井盖,循环利用做的井盖寿命有50年,既缓解了白色污染又解决了市政建设中井盖损毁严重的问题。”

      未来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依据生态优先的理念,以西宁、海西、海东等重点地区和园区为主战场,以产业基地为载体,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融合发展,上下游产业深入对接,逐步构建起一个集聚发展、互为支撑的循环工业体系。目前已形成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铁矿—焦炭—钢铁等多行业综合循环产业链,每年可节约标煤52.5万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农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青海湖、塔尔寺、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绿色化;重点推进西宁、海东、海西3大物流园和专业物流中心,打造绿色生态型物流园。

      青海省省长郝鹏说,“青海最大的价值和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我们将充分利用青海生态品牌的放大效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中华水塔’的生态安全屏障,让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