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为百姓文化生活加温

18.05.2015  18:44

青岛市博物馆是综合地志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今年9月,青岛市博物馆将迎来建馆50周年。青岛市博物馆隋永琦馆长说:“在50周年馆庆之际,我们将与甘肃省博物馆合作推出‘甘肃古代丝绸之路文明展’,同时青岛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我们还将同期推出‘青岛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以一陆一海古文明双展的相互映衬,烘托出青岛‘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的美好未来。

专家幕后策展与现场解读相结合的亲民展览

谈到青博展览策划,隋永琦细数了近年来青岛市博物馆一系列策展案例。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宝库,青博始终致力于将独有的文化遗产优势与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思想相结合,以陈列展览搭建“追忆”与“知新”的平台。倾听公众心声,关注社会热点,以展示语言赋予展品生命力与感染力,让展览有益、有趣、有温度,已成为青岛市博物馆近年来的展览策划理念。

青岛市博物馆书画类藏品逾3000件,尤以明清时期作品见长。从2013年开始推出了由长期从事书画研究的专家担纲策划的“寻源问道——馆藏明清书画艺术系列展”。这类展览使丰富的藏品得到较为系统的展示,特别是通过专家定时定点现场解读,进一步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明清不同流派书画的神韵与精髓。隋永琦说,“该系列展至今已成功展出明清山水画、明清花鸟画、明清人物画展等六个主题,在观众中形成了‘寻源问道’爱好者,他们关注展览的更新,相约共同欣赏、探讨,并且参与到青岛市博物馆举办的公益性书画培训班中,向担任教学工作的书画研究专家学习中国书画艺术技法。公众的持续关注与参与让该系列展不断升温。

与重大节庆日相辉映的“讲故事”展览

2014年4月至10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青岛举办。为此,青岛市博物馆推出了“撷芳雅颂——馆藏花卉题材珍品展”,意在让公众欣赏自然界百花奇草的同时,更能在博物馆中度过一段穿越时空的“赏花”之旅。每一单元中以多类别文物的组合,构成一个有整体画面感的立体空间,强调独立品组中文物的编排布局,达到文艺性、小品化的展示效果。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推出的“我们的生活——青岛市民建国后老物件收藏展”,以亲民视角寻找灵感,通过向观众征集展品,由亲历者讲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将一个人的回忆提升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勾勒出新中国不断繁荣发展的光辉历程。隋永琦说:“展览形式的设计充满浓郁的怀旧情调,设计师把部分展品进行组合,还原了当年的居家和办公场景;将观众留言平台设计成木质黑板;在展厅地面铺设“粉笔房子”展布,观众可以重温儿时“跳房子”的快乐;将展品之一的黑白电视用于播放充满时代印记的影视作品。整个展厅动静相宜,丰富立体地烘托起了展览主题。”

羊年新春,青岛市博物馆策划展出了“吉羊之美——乙未年馆藏羊题材文物展”,展品以羊题材文物为主体,包括馆藏文物中上起商代,下至民国的40余件具有羊造型、羊纹饰等元素的文物珍品。展览托羊寄情,解读了羊作为人类伙伴、吉祥符号、美好化身和孝道楷模等特质,以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形式为观众讲述羊文化的内涵与寓意。

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线上展览

在网络媒体时代的新背景下,为迎合不同观众群多视野、多层面的观展需求,青岛市博物馆依托官方微信推出了可在线浏览的动态“微展览”,涵盖文物精品展示、传统文化解读等内容。“羊年新春推出的首期‘新春到·吉羊美:乙未年馆藏羊题材文物微展’,内容深入浅出,设计形式生动,令公众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吉羊之美’,一经上线即受到博物馆微粉的热捧。”隋永琦说,今后我馆的年度重点文物大展都将有“微展览”同步上线,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共同呈现的展览模式,为拓展博物馆公共服务的领域和途径做出新的尝试。

在不断进步的展览策划实践中,青岛市博物馆始终把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放在首位,并将以《条例》为准绳,继续致力于解读传统文化、探索人类文明、解构古今艺术、走近民情民生等多种题材的展览,为百姓文化生活加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