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振 全球贸易低迷

06.07.2016  13:55

需求不振  全球贸易低迷

 

来源: 国际商报

 

 

  近年来全球贸易投资不振,贸易增速连续4年低于经济增速,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报告更将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从3.9%下调至2.8%,并且指出,全球经济仍有下行风险,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可能将连续第5年低于3%。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贸易低迷不振,而新兴经济体又该如何在这一增长逆境中找到生存之道呢?

 

  经济低迷引发需求不振,令全球贸易在2015年成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这一局面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且至今也未能改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将2016年全球增长预期下调至3.2%,并表示全球领先的经济体都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二十国集团进口贸易额约2.95万亿美元,环比下降4.1%;出口贸易额约为2.98万亿美元,环比下滑3.8%。进出口贸易额双双下滑,延续了此前多个季度连续下降之势。

 

  世界贸易组织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第5年放缓,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时期。

 

  需求不振是诱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副研究员苏庆义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需求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均是全球贸易低速增长的影响因素。需求因素是指商品价格下降和世界实际产出下降影响贸易增速。其中,实际产出下降导致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各类经济治理平台和各经济体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

 

  进入2016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连连下跌,还在400点以下不断刷新史上最低值。结合世界贸易增速连续低于全球经济增速的背景,BDI在近期的大幅下跌也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担忧。

 

  不过,商务部 研究院 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BDI指数下跌说明整个世界经济活动不活跃,特别是海运不活跃。因为BDI反映的主要是干散货的运输情况,其中之一就是铁矿石,铁矿石运输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当然,这个指数是一个运价的综合指数,在判断全球经济时只能作为参考。“你说这个指数崩盘,这本身也是对世界经济情况的一种反应,而且是一种过度反应。我们看BDI的历史数据,经济好的时候,这个数字很快就涨上去,而且涨得非常多,经济不好的时候又会在很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但是世界经济的波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说BDI的反应有时是过度的。”白明称。

 

  调整结构最关键

 

  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了2.5%,如果仅仅看这一数字,情况似乎并不那么严峻。然而,全球贸易增速却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1%。

 

  通常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全球贸易增长率是全球经济增长率的2倍,这也是2008年之前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常态。不过自2011年开始,全球贸易增长率就开始同全球经济增长率齐平甚至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率。

 

  IMF预警称,金融市场动荡已导致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紧缩,如果动荡持续,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受发达经济体金融紧缩影响,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上升,如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

 

因此,在苏庆义看来,改善结构性因素将会起到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国际社会对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期待。首先是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降低货物贸易关税、推进多边层面贸易自由化是释放全球贸易潜力的重要途径;其次要构建包容和协调的全球价值链;最后是呼唤在多边层面的建立国际投资治理框架,进而修复全球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