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连续雾霾天引众人吐槽 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
近几日连续雾霾,不少市民选择戴口罩出行。
□记者段伟朵文王亚鸽摄影
核心提示|连续多日,洛阳城市区都被“灰蒙蒙”的雾霾笼罩,不见阳光,不少市民吐槽,心情抑郁,干活没劲,鼻炎发作,十分痛苦。记者走访医院了解到,近日来,由于雾霾天气、降温天气,门诊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专家提醒,雾霾天气,老人、小孩、晨练者以及心肺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最好不要外出,正常人群也要减少体育运动和负重的户外活动。
事件|雾霾来袭,“灰蒙蒙”的天气引来众人吐槽
“好几天都没见阳光啦,已经有点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楼下,却看不清你的窗户……”
连续多日,洛阳市都被“灰蒙蒙”的雾霾笼罩,引来不少市民再度吐槽天气。23日上午,记者来到洛阳桥上,发现晴天时清晰可见的电视塔已经显得有点“梦幻”;桥上行人骑着电动车或者步行通过,基本都是行色匆匆,不少出行的市民选择戴上了口罩。
23日下午3时,记者登录洛阳市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看到,实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是PM2.5。
查询全市15天污染物浓度变化,其中PM2.5的浓度变化曲线呈现出一条“华丽”的曲线:10月12日之前几天,PM2.5的浓度仅为20(微克/立方米)左右。从10月13日开始,PM2.5的浓度几乎是直线上升,到了10月19日达到顶峰。这条曲线也印证了近几天灰蒙蒙的天气来源。
“我的好心情跟空气质量指数呈反比!”不少市民吐槽,这样“阴晴不定”的天气,最容易诱发“抑郁症”,工作没有积极性,到了家里也懒得动弹,似乎整个人都不好了。
现象|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鼻炎来了“挡不住”
除了对市民心情有影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小。记者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了解到,由于雾霾天气持续,且天气寒冷,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从十一长假结束后,鼻炎就犯了,非常难受。”市民王先生说,每天早上起床鼻子各种不通气,吃啥啥不香,这种感觉太差劲了。“鼻炎患者都知道,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诱发疾病,如果保护得当,还是可以控制住的,但现在似乎穿再厚也没啥用,该犯病还得犯。”
据介绍,PM2.5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其特点是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能随空气一起流动,相当于人头发丝的1/20大小,肉眼是无法察觉的。
专家|雾霾天易诱发疾病,应减少户外活动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专家介绍说,雾霾天气对市民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影响,导致咳嗽、哮喘等气道高反应疾病增多。气道高反应是指因气道炎症而处于的过度反应状态,表现出敏感而过强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反应,引起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加,从而引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
再者,雾霾天气的成因是空气中有水气、粉尘微粒等,这些粉尘微粒随着呼吸沉积在肺部,导致呼吸道疾病“易得不易好”,使得不少患者患上了持续性咳嗽。
由于雾霾天气条件下空气中的烟尘和污染物较多,不利于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的健康,在这样的空气中停留一定时间后,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会显著加剧,健康人也会出现不适症状。另外,雾霾天气出现时,由于光线不足,很容易使人的心情忧郁和情绪低落,甚至会诱发抑郁症。
在这样的天气下,咋样保证健康呢?专家介绍,雾霾或者大风天气应少开窗,老人、小孩、晨练者以及心肺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最好不要外出,正常人群也要减少体育运动和负重的户外活动。
如果此类天气下需要长时间待在户外,最好戴上口罩,口罩虽然不可能完全阻止吸入PM2.5,但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回到室内一定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清洗鼻腔。如有条件也可以在室内使用合格的空气净化设备。
关于“灰霾”天气
在大气环流相对稳定时期,大气层结构稳定,近地层空气流动(风速)很小,大气会形成上暖下冷的逆温层。加上近地层空气湿度大,以及各种污染物的堆积,而形成了灰霾天气。总的来说,灰霾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城市扩散条件不好,冷空气不强,风速不大,这个时候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得到及时扩散,并在近地面积聚,若又加上天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小,污染物之间就容易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灰霾。
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首先,如发电厂、煤矿等废物排放严重的场所,会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甚至有毒物质,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很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污染物为硫化物与氮氧化物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会引起咳嗽、支气管炎,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慢阻肺病情。一氧化氮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二氧化氮会刺激气道,严重的可造成肺气肿。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