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隔离病区每天都发生什么?患者一句话,能让女护士差点落泪
河南商报记者 王蒙 文
“终于见到了蓝色的天空,从年前到隔离病区之后,我就没有再出过那栋楼。”
2月24日上午9点,朱慧丹脱下了厚厚的防护服,拉着行李箱迈出了陪伴她1个月的隔离病区。
“辛苦了孩子!”前来迎接的医院党委书记马淑焕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向她和陆续走来的同事们喊着。
这天,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66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阶段性救治任务,撤离隔离病区到省委党校换岗休整。与此同时,63名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接替战友开始新一轮救治工作。
由于无法面对面近距离采访,河南商报记者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联系到了感染六科护士朱慧丹。通过她的视角,重现这一个多月来隔离病区内外的点点滴滴。
晚上十点的一通电话,战“疫”打响了
春节将至,考虑到朱慧丹自己一个人在郑州生活,父母常年在外地,过年是一家人难得回老家周口团聚的机会,护士长马丹丹特意给她安排了在春节期间的年假。
1月19日这天,收拾好罢返乡的行李,确认好回家的车程,终于盼来了久违的年假,朱慧丹在心里暗暗期待着和1年未见的家人团聚的场面。
晚10点12分,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护士长打来电话,“慧丹啊,真的是很抱歉,本来是调好了班让你回家过年的,但现在突发疫情,咱们医院是定点应急医院,需要大家迅速返岗。”
听到这里,来不及多想,带上两件换洗衣服,朱慧丹连夜赶到了医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说实话,刚接触第一例病人时,脑袋瞬间蒙了一下”
什么叫做勇敢?有人说是不害怕,有人说是无所畏惧。也有人说,真正的勇敢是明明知道自己害怕,两腿哆嗦,但还是要迎头而上,去做该做的事。
92年出生的朱慧丹,对于17年前非典的记忆仅停留在儿时不能出门玩耍,如今这是她第一次直面如此重大的疫情。刚接到上班通知,朱慧丹坦言,当时心头猛地一紧,甚至隐隐担忧着“会不会有危险”。
经过医院进行的一系列培训之后,大家掌握到新冠肺炎的基本特点,也了解到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避免感染风险。截至目前,该院医护人员始终是零感染。
随着跟病人的交流和相处,朱慧丹对这种新发病毒的恐惧感逐渐退却,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我们与患者聊天的过程中,不光是对患者是一种放松,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放松”,朱慧丹表示,“面对病毒,我们和患者同在一个战壕里,慢慢地我们也成为了彼此信任的好朋友。”
痛经时差点要瘫倒,患者一句话让她强忍热泪
作为女生,不论是从事何种职业,生理上的状况同样不容忽视。比如,在隔离区工作期间遇上了经期,朱慧丹几天来小腹胀痛,连着膝盖都疼得发麻。
有一次在病房内给患者换药时,朱慧丹突然眼前恍惚,一个趔趄险些倒在地上。一旁的患者赶忙前去询问,“姑娘没事吧,一定要注意身体,你是我们的依靠,你可不能倒下呀!”听到这里,眼泪瞬间涌入眼眶,朱慧丹只能努力克制,不让眼泪流下来,以免弄花了护目镜。
“不管怎么样,只要穿上那一身防护服进入病房,就什么都可以忍受了。”朱慧丹说。可等到走出病房的时候,从头到脚,包括身上的护士服全都是湿的,朱慧丹只感觉“整个人几乎要瘫掉了”。但是一想到患者关心的话,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半夜检测结果出来时,心情像是奥运夺冠
作为河南省级定点救治医院,1月19日晚,接诊河南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到2月25日,该院共计55名患者治愈出院。朱慧丹所在的感染六科,主要收治的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一个月以来,她和团队负责救治护理过的患者已有数十人。
“期间经常遇到病情好转的患者第一次核酸检测为阴性,结果第二次转阳的情况”,朱慧丹表示,每一次的等待,她和同事们心情都特别紧张,生怕前功尽弃。
“记得第一例患者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时,那次还是半夜出的结果,我们当时都跳了起来,那种心情就像是奥运会夺冠。”电话一头,朱慧丹的语调也雀跃着。
今天走出隔离区,“尚有几位患者没出院,有些惦记他”
“现在还在住院的一位84岁的老爷爷,有些惦记他”,朱慧丹说,“2月9日确诊,入院时除了高烧、畏寒、咳嗽外,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达到重症的标准。由于老爷爷年纪大,本身双肺功能差,更易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
值得一提的是,治疗期间老人心态非常好,平时总爱和医护人员聊天,说着说着,又总是不住地感谢。
经过医护人员10天的治疗和护理,19、21日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朱慧丹牵挂道,“这一走可能就不知道他的消息了,想来应该也是出院在望了吧。”
然而,就在当天下午,好消息传来,这名患者当日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经专家组会诊确认治愈达到出院标准。
据了解,这也是该院治愈出院的年龄最大患者,当天,老人的家人特地向医院发来了一封感谢信,说这是老人出院前就反复嘱咐的。
“妈妈在老家晒好了被子,问我啥时候回来”
一说到家人,朱慧丹回想起一个月前妈妈打来的电话,“家里被子给你晒好了,你啥时候回来,我让你弟去接你去。”
“我这边临时要加几天班,什么时候回可能得再说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朱慧丹就这样成功地“糊弄”了过去 。
后来,家乡开始封路,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父母才意识到,传染病医院的护士女儿此刻正在疫情一线,担忧与牵挂涌上心头。
瞒不住了,每次趁着上夜班前或者下夜班后,朱慧丹都会和父母打电话“报备”,当得知医院里一切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父母悬着的心暂且放了下来。
同样在医院工作的小姨也打来电话,“乖,你是党的好闺女,保护好自己,我们做你的后盾。”
同事们并肩作战,还有“大家长”时刻牵挂
朱慧丹所在的感染六科共有25名医护,用她的话说,这里是她的“第二个家”,主任赵清霞和护士长马丹丹则是他们的“大家长”。
“白天他们要上一整天班,到了晚上好不容易能休息,可当我们遇到难题,一个电话,他们穿上衣服就赶来了。”朱慧丹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有一次,科室里一名同事在上班时扭到了腰,疼得在病房里不能站起来,主任和护士长又赶来给她按摩针灸治疗。
为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医院在衣食住行面面俱到,“我们这批人中女生偏多,就连卫生棉、红糖等都给我们配备到位了。”朱慧丹说,“且不说为了保证我们的营养,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每天三顿饭的搭配不重样,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医院还想到了我们的家人,往家里送去了水果、蔬菜。”
为了保障患者救治工作的连续性,第一批尚有200余人仍在隔离区坚守,医院党委书记马淑焕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随着疫情形势向好,他们也将于下周陆续撤离隔离区,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休息整顿。”
“如果疫情还没能结束,希望我能再进去替他们。”
“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蓝色天空,从年前到隔离病区之后,我就没有再出过那栋楼,算下来,已经一个月了。”朱慧丹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早上拉着行李箱走出门的一瞬间,看到对面大家在为他们鼓掌,心中百感交集。
当问及有何愿望和打算时,朱慧丹说,“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能尽早结束,同事们都很辛苦,如果疫情还没能结束的话,希望我能再进隔离病区替他们一班。”
走出隔离病区的这天早晨,朱慧丹刚刚结束前一晚的夜班,和同事乘车去到隔离观察的住处。午饭后,朱慧丹在房间里小憩了一会,她说,“这是我这一个多月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