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酒死"频现呼唤制度长出"牙齿"

17.03.2015  13:48

  秦一皓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广东省清远市纪委、监察局官方微博消息,对网贴反映《镇委书记黄子民陪酒致死!》的问题,清远市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市纪委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官方曾通报其心脏病发作。目前,市纪委联合调查组正在阳山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通报。(3月16日,中国新闻网)

  “陪酒死”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每一起“陪酒死”事件都生生刺痛公众的神经,无情摧毁一个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严肃地拷问制度的威慑力。过去一年,“陪酒死”仅典型案件就发生两起: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造成一林业局党委书记死亡;湖北来凤年轻干部因陪调研的州局领导喝酒过量而猝然身亡,年仅31岁,妻子已经有了2个月身孕。如今又现镇党委书记陪酒致死。笔者认为,“陪酒死”悲剧不断上演,源于制度太温情,需要长出“牙齿”才能将其消弭。

  透过“酒精氤氲”窥视,“陪酒文化”的诞生和盛行,并非中国人热情好客这嬷简单,更多的是蕴含了复杂的“政治因子”。特别是县、乡两级处于政权底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考核、检查、评比,项目的争取,都少不了“酒桌”这一环节,“接待也是工作”将该现象精准地提炼。基层干部为了政绩,为了给上级领导留下好印象,“能喝八两绝不只喝半斤”也就见怪不怪。更严重的是个别领导的“劝酒功”也非常了得,如黑龙江省陪酒案,该副省级干部让陪同人员喝酒,并要求不能代喝,最终喝出了人命。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只有进一步简政放权,才能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打破“唯领导是瞻”的怪圈,才能让不必要端起的酒杯放得下。另外,还要严肃问责,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制和连带责任制,喝出人命不能仅仅定义为违纪,相关责任人挨挨处分、降降职级就能了事,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并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金。如此,权力任性者才能在酒桌上坐不住、喝不下,“陪酒死”才能就此画上“休止符”。

编辑: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