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院士”担任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 系河南首位[图]

04.04.2015  09:34

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为尼克·莱蒙颁发聘书

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为尼克·莱蒙佩戴校徽

尼克·莱蒙发表“就职演说”

尼克·莱蒙接受媒体采访

聘任仪式现场

继2011年河南省首位中科院外籍院士在郑州大学诞生后,4月3日,河南省高校中首位外籍院士院长也在郑州大学诞生了。在当天举行的聘任仪式上,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尼克·莱蒙从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院士手中接过聘书,开始担任该校医学科学院院长一职。

【大腕】

世界著名的分子肿瘤学、基因治疗和医学转化研究专家

提及尼克•莱蒙,郑大的师生都不陌生。早在2005年10月,他就被聘为郑大的客座教授。9年来,他与郑大一直有合作,且贡献不小。

“为将世界前沿的研究工作引入中国分子肿瘤学领域,尼克2006年促成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与郑大联合建立了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他担任该中心主任。”刘炯天说,这个实验室是科技部批准的我国首个国家级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能成为郑州大学的一员,我非常骄傲和自豪。”当刘炯天亲手为他带上郑州大学的校徽时,尼克•莱蒙表示。

尼克•莱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肿瘤学、基因治疗和医学转化研究专家。他到郑州大学任职,有多方面的原因,“河南人口多,癌症的发病率高,政府投资多,郑州大学有9个附属医院,其中还有亚洲最大的医院,这样更便于开展医学研究”。

在这里,他有机会收集到更多的病例,他希望能针对癌症开发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让更多的远离癌症的折磨。

为了建设国内一流学科,提升医学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医学科研的国际化程度,郑州大学成立了医学科学院。而外国院士就任院长一职,无疑对郑州大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刘炯天说,当前,郑州大学明确了“把学校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的人才高地、科研基地和交流合作中心,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走在全国211工程高校前列”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为重要支撑,而医学学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

【宣言】

把医科院建设成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学研究院

在四~六个月之内,任命和形成执行委员会和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对相关医院、实验室进行调研;在一年之内,按照高标准,招收到6~9名杰出的人才……受聘院长后,尼克•莱蒙发表了“就职演说”:为郑州大学师生作报告,详细介绍未来的发展规划。

尼克·莱蒙走马上任后,将全面统筹和领导医科院的发展,围绕着建设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医学研究院这一目标,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和郑州大学校情,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打造肿瘤防治优势学科,把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医学研究院,建立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并引进一批国内外的高端人才,建设一支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或研究中心。

此外,在郑州大学开展肿瘤个体化治疗和开展分子肿瘤学相关研究,在郑州大学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青年学术骨干,不定期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做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

【盘点】

郑州大学的那些“大腕”院长

近年来,郑州大学的院长群星璀璨,引人注目。随着郑州大学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批业界的泰斗级人物加盟,担任院长一职。他们,为郑州大学高水平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除了今天刚刚担任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的“掌门”尼克·莱蒙外,还有哪些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吧。

★文学院院长二月河

二月河,著名作家,本名凌解放,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因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2011年,二月河开始担任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美术学院院长张海

著名书法家张海,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出版有《张海隶书两种》、《张海书法》、《张海书增广汉隶辨异歌》、《佳作解析——张海行草书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书论《关于代表作的思考》、《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等,在当今书坛产生广泛影响。2011年,张海开始担任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

南振中,新华社高级记者。1960年9月至1964年7月在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64年8月毕业分配到新华通讯社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农村组副组长、副社长、社长;新华社总编辑室副总编缉、总编辑;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室总编辑。2000年6月被任命为新华社总编辑(正部长级)。2013年,开始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个人简介

尼克·莱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肿瘤学、基因治疗和医学转化研究专家,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Nature集团著名期刊《Gene Therapy》(基因治疗)杂志主编,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主任,玛丽女王伦敦大学癌症研究所所长,英国国家卫生部及癌症研究会示范癌症中心主任,管理40多个临床研究团队进行120多项临床试验项目,有着丰富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经验。

他曾经主持世界上第一个酶前体药物基因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胰腺表达数据库(PED),为胰腺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团队发现和鉴定了若干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向,研制了高效的肿瘤治疗新制剂和新方法,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先后获得20多项国际学术奖项。

尼克·莱蒙院士2005年10月被聘为郑州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促成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与学校联合建立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200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尼克院士河南省“黄河友谊奖”,以表彰其在河南省医学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近年来,郑州大学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在尼克院士的带领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项目10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600多万元;发表SCI论文17篇;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创新型人才;实验室成为中国科技部批准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显著提升了郑州大学的医学科研地位。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