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袁氏一脉相承 优良门风世代不衰(图)
天下袁氏出太康,袁氏最早以省内的陈郡、汝南两支为著,之后走向全国。袁姓的迁徙过程,与其家族的政治地位紧密相关,迁徙脉络清晰,也见证了其家族的荣辱。
依照中国社科院资料制图,数据截至2011年
分支
陈郡袁氏 优良门风世代不衰
秦汉以前,袁氏主要在河南境内迁徙繁衍,陈郡和汝南是其发展中心。
陈郡相当于今淮阳、太康、鹿邑等地,也就是袁氏始祖袁涛涂后裔的直系望地,以阳夏(太康)为世居,之后的袁氏支脉多出自这里。
陈郡袁氏世代为陈国所用,在楚灭陈后袁氏家族在战乱中迁徙避世,直到西汉初年,袁生重振家门,回到祖籍地太康。
同后来兴起的汝南袁氏不同,陈郡袁氏虽家世显赫,但克己奉公,并无野心,在那长期动荡的年代里,几乎没有见到陈郡袁氏有刀光剑影的记载。像东汉司徒袁滂,其做人原则“纯素寡欲,终不言人之短。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滂独中立于朝,故爱憎不及焉。”他的儿子袁涣继承了父风。
陈郡袁氏崇尚清虚,在政治利害上与其他大族鲜有冲突,在经济上也不聚敛财富。因此,自袁滂任司徒开始,直到唐代,子孙连续13代都有人担任重要职务,活跃在政坛将近600年。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袁氏自后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令仆十七人。”这其中主要是指陈郡袁氏。
汝南袁氏 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到了东汉,汝南袁氏崛起,他们是陈郡(即太康)袁氏的分支,始祖为袁生的11世孙东汉司徒袁安。祖留地在汝南郡汝阳县,即今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如今来这里祭拜的人仍络绎不绝。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历史上,汝南袁氏中最出名的当属袁绍、袁术兄弟,不过由于老大袁绍是庶出,两兄弟关系向来不和。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年代,两人各带领自己的一脉争霸一方。不过好景不长,随着两人先后兵败,汝南袁氏近乎覆灭。
袁老村村民袁明臣今年69岁,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袁老村周围的袁小庄、杨寨、刘楼、秦楼、袁庄等“九里十三村”的3万多口男性村民,几乎全部姓袁。“听前辈说,袁绍忧愤而死后,早年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族人,趁着夜间天黑,把袁绍尸体运回家乡袁老村,埋葬在曹河岸边,袁世凯登基前还回来祭拜过。”说起村子的历史,老人如数家珍。
袁姓人口 南方多于北方
如今全国袁姓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4%。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湖南、湖北4省,约占袁姓总人口的37%,其次分布于江苏、江西、贵州、广东、安徽这5省,聚集了30%的袁姓人口。
总体而言,南方袁氏人口超过北方。在国外,袁氏族人侨居地多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及欧美一些国家,如袁世凯的后代侨居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据可考证的史料记载,闽、粤地区的袁氏族人于清朝开始陆续有人移居,有的移居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其他国家。
迁徙
西晋覆灭 举家南迁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一些袁姓人或追随名主,或避难他乡,出现较大规模的迁徙浪潮。西晋灭亡后,东晋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随晋室南渡的有许多中原士族,其中就有陈郡袁姓。
因为长期在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中做官,特别是在西晋末年南迁之后,因为累世追随有功,袁姓与王姓、谢姓、萧姓并称为天下四大盛门。《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可见当时袁氏家族在江南一代的势力。
也是从那时起,南方开始成为袁氏望族繁衍生息的重心。中原袁姓依然世代相守,但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居于中原及北方的许多袁姓大族迁往南方,特别是今江苏、浙江、江西一带,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袁姓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
袁氏何时迁入台湾,史籍和谱书中都没有详细记载。从清朝嘉庆二十年台湾人所立的《彰化八卦山义冢示禁碑》中袁启发的姓名世系看,清代嘉庆以前,袁姓人已经来到了台湾,最早的迁居者多来自海峡对岸的福建、广东等地。另据广东饶平县《袁氏族谱》记载,饶平袁氏15世祖到18世祖先后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迁居台湾,子孙主要聚居在台北的桃源县。1949年随着国民政府的迁入,又有一部分袁氏人迁居台湾。
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袁姓在台湾700多姓氏中排第94位,其中以基隆市和嘉义县最多。
典故
袁安困雪
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拜访袁安,他院子里积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了一条路才进到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邻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过上好日子,我怎么好去打扰。”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后世以“袁安困雪”指高士生活清贫但有操守。
明日看点
历史上,并没有以袁为帝姓的朝代,但却有两位袁氏后人称帝,其中之一就是近代的袁世凯。袁世凯与三国时袁术同出一脉,而一代枭雄的袁世凯原本的愿望是做个文人,弃笔从戎是两度科举落榜后不得已的选择,他甚至还因此终生抱憾。请继续关注明日《我从哪里来》。
【责任编辑:王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