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口罩制造标准,你了解多少?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盖博铭 钟雅 郭宇靖)运动款、防寒版、带有活性炭的、一次性使用的,在北京读书的罗晨买了各式各样的防霾口罩。“现在口罩成了必需品,戴着总比不戴强。”像罗晨一样想法的市民并不在少数。
近几年,买口罩已经成为部分市民的消费习惯。但消费者对市场上所售卖的PM2.5防护口罩防霾效果褒贬不一。其原因之一就是PM2.5防护口罩的生产标准尚未得到市场统一认可。
“需求大”与“杂货多”,防霾口罩市场无序竞争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统计,中国各类防护口罩每年需求量在8亿只左右。按其口罩用途分工业防护口罩、医用卫生口罩和民用口罩三大类。其中民用口罩年需求量在2亿只左右,占需求量的25%。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统计,我国主要的22家防护口罩生产企业2015年销售总额达56589万元。其中以生产民用PM2.5防护口罩为主的企业有14家,2015年销售总额为18568万元,占销售总额的33.4%。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原来生产工业防护口罩和医用卫生口罩的企业也都相继开发生产PM2.5防护口罩。据统计,2013年之前,中国生产口罩的企业约有500家左右,目前增长到近1000家,预计每年生产各防护类口罩约6亿只左右。
一方面是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则是供应“无序”。
目前,市场上许多在售的PM2.5防护口罩没有统一标识、质量参差不齐、品牌鱼龙混杂、偷换防护概念,其产品不具基本的PM2.5防护功能。这些问题既让消费者难以选择,更使其健康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口罩制造商思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敏介绍,有些口罩生产商和卖场比较熟,就钻了标准不对应的空子,把不能有效防雾霾的口罩弄到卖场上去卖。比如,有些产品上贴个“PM”“M95”标识,用文字游戏吸引消费者。消费者看到这些字眼很可能就会购买,但是这些口罩并不能有效防雾霾。
北京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表示,如果防雾霾口罩不达标,则起不到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工业防护标准并不完全适用PM2.5防护口罩
“我买的口罩还是工业标准的,效果应该不错。”罗晨告诉记者。但有专家表示,市场上工业防尘口罩被大量误用,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
“目前市场的防雾霾口罩生产企业,绝大多数还在使用工业防尘口罩GB2626标准。”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秘书长雷利民介绍,“还有一些执行的是以N95等开头的美国标准,或是FFP开头的欧洲标准。但这些标准都不适用于民用口罩,如工业防尘口罩有着严格的佩戴条件限定,使用时间久,就容易造成头晕等身体不适状况。”
据了解,国内现行的口罩国家强制标准尚不能完全适用于民用防雾霾口罩。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主要针对劳动防护类产品,而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与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属于医用防护产品标准。
本月起正式实施的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是推荐性标准,与3月施行的T/CTCA 1-2015《PM2.5防护口罩》团体标准同样不具有强制性。
不具有强制性的标准如何保障PM2.5防护口罩的质量呢?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通过改革,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由6类整合精简为4类,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全国纺织品标委会产业用纺织品分标委委员李桂梅介绍,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分别从安全性能、卫生性能、防护性能三大方面设置了15个指标。
该国标中,防护效果级别是根据我国的空气质量指数类别设置的,防护效果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消费者按照标准要求合理佩戴口罩,能使吸入的PM2.5浓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
《PM2.5防护口罩》团体标准起草者之一,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副秘书长高飞介绍说,PM2.5防护口罩除了注重防护效果外,也需要良好的舒适性(低的呼吸气阻力)。同时,PM2.5防护口罩与人的口鼻、面部直接接触,也需要考虑微生物和pH值指标。
“虽然团体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但企业采用这个标准进行生产则国家有关部门就会按照这个标准来对其进行检验。团体标准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等方面有更为全面和严格的要求”高飞介绍说。
口罩生产商朝美CM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朱利平表示,这两个标准都规范了防雾霾口罩市场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团体标准对呼吸阻力的要求更高,新国标考虑了空气质量的层级。也有业内人士称,有的采购商还是认准工业标准,现在像是一个标准采用的空窗期,企业采用哪个标准来生产还需要消费市场来检验。
编辑: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