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骗银行99亿 厕所里盖假章炒期货赔4.8亿 自学反侦查知识

02.07.2017  09:41

【男子骗银行99亿】发现银行“保兑仓”业务漏洞,钩织偷天换日般的惊天骗局。这个菏泽的骗子有点坑!多家银行被他坑了99亿任某伙同他人假冒身份、使用伪造的公章,与多家银行签订三方保兑仓协议,骗取承兑汇票票面总金额99亿余元。

任某将上述票据截留,贴现后用于挥霍及从事期货交易等高风险活动,造成多家银行损失9亿余元。

钻漏洞,做生意的高材生

开始寻找金融空子

1970年出生的任某,于1986年考上省内一知名高校。此后,任某下海经商,从事塑料原料的销售及塑料产品的加工销售。生意越做越大,一共开了三家化工和塑料加工公司。随着眼界的开阔,任某也变得不安分起来,开始寻找金融行业的空子。

在干贸易的过程中,任某接触到了“保兑仓”业务,这种业务是银行为缺乏现金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所谓的“保兑仓”通俗一点讲,是企业向合作银行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且由合作银行承兑,收款人为企业的上游生产商。生产商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前开始向物流公司或仓储公司的仓库发货,货到仓库后转为仓单质押,若融资企业无法到期偿还银行敞口,则上游生产商负责回购质押货物。

“按说这个银行业务设计得非常严密,融资企业只需要缴纳50%左右的保证金就可以获取更高额的银行承兑汇票,而生产商也能够快速地销售货物,银行因为质押货物从而使资金变得安全。”6月29日,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褚洪泉称。

因为赚钱越来越难,而且为了炒期货谋取本金,任某开始钻研“保兑仓”操作流程,并且真的从里面找出了漏洞,开始了偷天换日般的大骗局。

有内鬼,预订大公司办公室

厕所里盖假章

2014年1月至7月,任某伙同犯罪嫌疑人闫某某(女,1977年出生)利用其控制的泰安某化工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虚构贸易背景,使用伪造的某石化公司华北分公司公章及法人章,与某银行济南分行、某银行泰安分行等多家银行签订三方保兑仓协议,骗取多家银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票面总金额99亿余元。

在整个骗局中,闫某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冒充某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周旋于多个银行之间。因为任某的公司此前确实与该石化公司有过贸易往来,所以熟知里面的操作程序,而且认识该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

由于签订三方保兑仓协议,需要加盖三方的公章。每次签约前,任某和闫某某就来到北京的该石化公司办公大楼,通过熟悉的那两名员工预订好一个会议室。签约当天,任某和闫某某就陪着银行工作人员来到该石化公司内部的会议室。

“因为这个石化公司是非常大的企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一看在这个公司的办公室签约,就放松了警惕。”褚洪泉称,一旦签约,闫某某就称要拿着协议到财务部盖章。

其实,闫某某是拿着协议来到旁边的厕所,将事先准备的伪造公章盖上,然后将协议带回会议室。整个过程看上去天衣无缝,即便曾有银行工作人员提出要跟着去盖章,也被闫某某用恐吓的言语给吓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