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金融改革倒逼农信社加快转型 着力构建村村通

02.07.2015  11:04

  本报讯(记者 杜君 通讯员 贺云)6月30日,记者从省农信社了解到,积极推广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型支付手段,农信社将加快多层次、广覆盖的电子银行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

  郑州市区农信社铭功路中心社主任徐延辉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环存款利率放开后,对资金的分配以及资金价格的掌控将成为竞争初期的关键因素。为应对挑战,农信社以积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村”为抓手,吹响了新一轮提升核心竞争力主动改革的号角。

  今年以来,我省农信社加快农商行组建步伐,制定了3年内实现全省所有县级联社变合作制为股份制、改农信社为农商行的目标,全面提升农村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农信社正在打造开放型、综合化金融平台,通过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构建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慢、贵问题。

  据了解,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持续占全省金融机构总额的40%以上、农户贷款的90%以上,发展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2867个、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36185个,覆盖全省72%的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