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金色大厅”现眼是扭曲文化政绩观

10.07.2014  11:26

文化部近日发文,对国内各级各类艺术团到金色大厅等国外著名演展场所或国际组织总部办公场所“镀金”现象予以坚决制止。坚决制止政府资助国内艺术团组赴国外“镀金”,对未纳入国外著名演展场所演出季、以全自费和租场方式进行的演展活动一律不予批准。这意味着,在“金色大厅”上演的“镀金”闹剧被叫停。

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100多个国内艺术团组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很多演出艺术水准并不高,有的甚至赠票都没有人来看,要靠演出团体之间相互捧场、互当观众来避免冷场。这种“赔钱赚吆喝”“自唱自买”式的所谓“文化输出”,非但不能弘扬中国文化,反而损害国家文化艺术尊严,其背后是不正确的“文化政绩观”在作祟。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好大喜功,为了弘扬政绩,把自己管辖的团体送到金色大厅表演,再进行炒作。有的地方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力,动用财政资金,批条子让当地艺术团体到国外演出,进行所谓的“文化交流”,认为这是“很长脸”的事。

这股“不计成本,不看对象,不讲实效”的出国“镀金”演出风必须坚决刹住。实际上,文化部并不是第一次发文刹此歪风。2010年,文化部曾下发紧急通知对此叫停。然而紧急通知并没有挡住各种变相违规出国的“镀金”演出,这说明扭曲的“文化政绩观”根深蒂固。这次文化部在中央高度重视反四风的大背景下再发通知,能否见效,让人拭目以待。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府部门要正确处理文化、市场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政绩违背市场规律,不顾艺术尊严。相关行政部门的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政绩观”,积极引导各类艺术团组健康有序地开展文化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