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构建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

20.05.2015  11:15

      图为“渝新欧”班列的始发站重庆团结村火车站,这里也是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所在地。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摄

      重庆正在努力打造成为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提升对外开放口岸功能,构建便捷高效的一体化监管体系,向西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向东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促进产业互补、市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贸易功能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贸易功能区日前顺利通过海关总署、财政部、国税总局等国家三部委的联合验收,正式启动运行。这意味着重庆在内陆地区率先拥有了统筹外贸和内贸两个市场、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开放平台,有力助推了重庆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从地理版图上看,重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

      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重庆的构想是:依托对外大通道,完善面向“一带一路”的开放平台,承接、培育具备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腹地。

      重庆市不久前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提升对外开放口岸功能,构建便捷高效的一体化监管体系,向西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向东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促进产业互补、市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在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这条始发于重庆、连通着西部各省区与中亚和欧洲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重庆乃至内陆地区向西开放的引擎。据了解,截至2014年年底,“渝新欧”已开行233班,货运量占整个经阿拉山口出入境中欧班列的80%以上,服务范围辐射了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以及台港澳地区。

      当前,重庆正借力渝新欧,不断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模式,谋划资源、资产、资金“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大文章。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紧扣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重庆将一方面加强与德国等欧盟国家在高端技术、高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方面的合作;探索与中东欧国家开展货币互换、跨境贸易本地结算等金融合作,共建中国匈牙利两江创新创业中心,积极研究对接“丝绸之路基金”。另一方面,深化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经贸合作,鼓励重庆汽车、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优势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并引进俄罗斯的通用航空、材料等领域先进技术和企业。

      重庆的江北机场、寸滩港、团结村铁路站目前已经实现了交通枢纽、口岸、保税区3种功能的“三合一”,这在我国内陆城市中绝无仅有。在此基础上,重庆提出,将以铁、水、空三大枢纽三大口岸和三个保税区为载体,联动各级开发区(园区),构建覆盖全市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促进全域对外开放。同时,推动3个保税区向制造、研发、维修、物流、贸易、结算等“6大中心”转型升级。

      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重庆正着力打通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融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庆将加强渝昆铁路、渝黔新线建设合作,打通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推进中国和新加坡间的合作项目落地;鼓励重庆的汽摩、化工、材料、能源等优势企业向南亚和东南亚拓展。(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冉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