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试点:酒驾被查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可轻罚

09.12.2017  10:13

  12月8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年多来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相关情况。2016年9月,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2年的基础上,郑州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的18个试点之一,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今年1月至11月,郑州市共适用该制度审结3636案4475人,占审结的刑事案件数31%,审理周期平均缩短12天。

[试点]

今年1月至11月,郑州市4475人认罪认罚被“从宽”

刘某,酒后驾驶,血醇含量165.83mg/100ml,被指控涉嫌危险驾驶罪。刘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法院在量刑时给予从轻处罚;

孙某,伙同其他2人,在2016年一天晚上23时至次日凌晨2时,连续偷盗4辆电动车。到案后,孙某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给予从轻处罚。

认罪认罚从宽,这是郑州市正在试行的一项制度。2016年9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郑州成为试点地区之一。

啥叫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郑州中院刑事速裁审判庭庭长王哲介绍,具体来说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公诉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罚。

2014年开始,郑州试行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去年9月份,郑州开始试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两者有啥关系?

“速裁程序,是完善刑事案件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先行探索。”郑州中院刑事速裁审判庭法官张海峰介绍,刑事案件速裁在2年试点期间,仅适用于有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11类案件,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则对于案件的种类没有明确规定,从故意杀人案到危险驾驶,均可适用。

王哲介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及时有效惩罚犯罪,是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制度化,有利于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同时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自2017年1月起至11月,郑州市共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3636案4475人,占全部审结的刑事案件数的31%。王哲介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带来的效能逐步凸显:在审判效率方面,1至15天内审结的案件数占全部认罪认罚案件数的90.67%,审理周期平均缩短12天;服判息诉率方面,仅23名被告人提出上诉,占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人数的0.19%,上诉率大幅降低。

[探索]

1刑拘直诉模式:醉驾,从立案到结案7天完成

上述案例中,刘某因为符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从轻处罚,判处拘役1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刘某从被交警查获到法院宣判,只用了7天时间。王哲介绍,这是探索过程中建立的刑拘直诉模式:被告人被抓获后,公安机关当天立案,3天内将证据收集完毕并移交至检察院,检察院2天内会见被告人,听取被告人意见,并在律师参与下,签订认罪认罚具结书。法院受理案件后,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2天内结案,当庭宣判,从侦查、起诉、审判仅用7天。这样一来,极大提高了诉讼效率,同时为确保被告人权益不受损害,在诉讼中为被告人指定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兼顾公平与效率。目前登封市法院等部分地区采用了此项工作机制。

哪类案件适用于该模式?张海峰介绍,该模式并不局限于危险驾驶罪,只要是被告人认罪认罚,可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可能判处拘役,且不宜判处缓刑、管制的案件,均可使用。“对于被告人来说,该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避免了诉讼期限过长,导致其羁押时间超过刑期的情况发生。”

2阶梯式量刑:越早认罪认罚,得到“宽恕”越多

在公安局认罪认罚与在法庭上认罪认罚,得到的从宽幅度是大不相同的。这是法院在探索过程中建立的阶梯量刑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把认罪认罚作为独立量刑情节,吸纳坦白、退赃情节,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起诉、审判等不同诉讼阶段的认罪认罚情况,采用基准刑的50%、40%、20%以下阶梯量刑标准,鼓励被告人尽早认罪认罚。

“侦查阶段取证困难,如果在这个阶段认罪认罚,警方可以根据供述搜集相关证据,就会减少对司法资源的浪费,得到的从宽幅度就相应较高。”张海峰介绍说,如果侦查阶段“闭口不谈”,到法庭上看到证据才认罪,相应从宽幅度就低。

3被告人判前行为评估模式:破坏森林资源,补种可从轻

被判刑前,被告人的行为对于判刑也有影响?没错,新密法院等创新被告人判前行为评估模式,比如针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被告人判前签署复耕补种协议,主动恢复环境行为,这就可以作为评估被告人真诚认罪认罚标准,作为判处缓刑的评估依据。

目前,该院已办理该类案件7案25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自觉、主动进行复植补种,青山得到了恢复,认罪认罚得到有效确认。

[疑问]

认罪认罚从宽是否会“纵容”惯犯?

该制度对于真心悔改的犯罪行为,具有很好的正面意义,但制度会不会“纵容”某些惯犯?

张海峰介绍,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而不是“必须”从宽。具体实践中,对于某些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案件,法院也会从严处理;对于某些多次犯罪的惯犯,如果在本次案件中愿意退赃、交罚金,认罪认罚,也可以从宽处理,但相应的幅度会小一些。

【责任编辑:宋月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