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E贸易取远求近 "借东风"示范起跑弯道超车
□中央台记者 辛如记 赵飞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马松林
编者按 6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头条播出郑州E贸易发展情况,报道说,借力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开辟出的全球快速立体物流链,不沿边、不靠海的郑州,依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E贸易,内陆起跑、买卖全球,在移动互联技术重构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中,开始了弯道超车。本报今日予以编发。
海外网上购物模式小红书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把海外网购变得和国内城市一样便捷,但跛脚的国际送达能力终究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郑州E贸易的开启,终于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了真正的“蓝图”。
把国外商品仓库搬到家门口
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经理徐平说:“我们一个采取的是备货模式,等于把货物提前从国外进口到保税物流中心,消费者下单以后,基本上可以实现50个小时内全国派送,对于本地市民来讲,尽量实现3~6个小时内的同城派送。对于从境外直购的产品,也就是集货模式,现在可以初步实现从境外到国内消费者手中全城7天的派送。”
把国外商品仓库搬迁到家门口,缩短时间不说,又给消费者省了钱。不到半年,小红书的用户量上升了40%。可好日子刚开了头,棘手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如何让通关服务便利化?
小红书(行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秀莲说,消费者订购的很多产品,以前都是国内从来没有销售过的,加上存在着商品品名翻译的一些问题,如果在国内的一些网站查询不到销售信息,这些产品就不能录入海关的申报系统,然后这个货就进不来。
“小红书们”频频遇到的 “乌龙事件”, 让徐平坐不住了:“天上掉不下馅饼来,要人家企业来这儿安营扎寨只许诺空头支票不行,真正要实现企业落地,它的核心观念就是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最核心的观念就是通关服务的便利化。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实现企业受益、消费者获益,所以这个是核心问题。”
她带上企业的意见,找到海关和国检、国税部门,没想到几个部门一拍即合,碰撞出扩展海关商品备案目录、创新分类通关管理、协商设立保证人等一揽子计划。
郑州E贸易组合拳解决“三难”问题
接下来的“组合拳”更让“小红书们”确信自己选的道儿没错。郑州E贸易在全国率先利用保税政策解决清关难、退税难、阳光结汇难等三难问题,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海关、检验检疫、企业端互通互联。
红书找对了大树好乘凉,富士康、中兴、京东商城等400余家行业主力的悉数登场图的则是互联网、运输网、生产网络结合后带来的大市场。
与“一带一路”的意愿不谋而合,早在三年前,郑州市就开始买卖全球的探索。从科技生产到现代物流,从货物贸易到临空产业,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量正在释放。落户郑州的国家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去年创造产值超过400亿元,货运增速年年排名全国第一;郑欧班列一周两班,揽货能力覆盖周边1500公里甚至到了日本、韩国,重新把万里丝路变成了一条黄金通道。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说:“现在世界每生产8部手机里就有一部来自河南郑州,可以说河南正在从原先的‘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通过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凸显出河南的价值。”
与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跨界混搭两年,郑州E贸易最大的收益是:进口申报单从一年不到100万单到一个月100万单,再到一天100万单,不过最惹眼的还数今年一季度,它们三个联手撬起了河南1000亿元的进出口市场,领跑中西部。
编辑:禹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