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试点慢车道遮阳(雨)棚 两种样式咋装市民说了算

27.08.2014  10:34

郑州街头的遮阳棚

中原网讯(记者 于梦溪) 8月26日中午,郑州西区上空,豆大的雨滴噼噼啪啪落下,市民陈小姐骑着电动车停在桐柏路建设路口非机动车道的遮阳棚下,不慌不忙地穿上了雨衣。路口的协管员说,遮阳棚才建好没两天,方便人们在路口等红绿灯时遮阳挡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遮阳(雨)棚目前在两个路口试点,如果市民反响好,将在全市铺开。

路口有了遮阳挡雨的棚子

记者在桐柏路建设路口看到,四个方向的遮阳棚已经建好,“小电电们”都自觉地停在棚下等待信号灯。对于这样的便民设施,不少市民都拍手叫好。

网名为“郑州古陵斋主”的白先生从2008年就开始提议建遮阳棚,“盼了6年,终于等来了”。

郑州一些大路上行道树太少,建了遮阳棚不仅能让非机动车主遮阳避雨,还能让他们更加遵守交通规则,到了路口自然而然就会停在棚下,产生约束力。”白先生说,“有些人认为会遮挡视线,我觉得影响不大。

白先生建议,遮阳棚的造型可以更美观一些,洛阳的“牡丹亭”就不错。

两款造型能抗10级大风

据了解,郑州非机动车道上的遮阳棚是由郑州市城管局牵头调研后,由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建设的,选择在桐柏路建设路交叉口、中原路京广路交叉口两个地段作为试点。

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学锋介绍,在非机动车道上建遮阳(雨)棚能够优化交通秩序、增强交通安全,遮阳遮雨,改善出行条件。“遮阳(雨)采用膜结构建筑型式,坚固耐用,安全稳定,能抵抗10级风、8级地震。

目前,桐柏路建设路口4座棚已经完工,长约8米,宽4米,棚体为墨绿色加灰色,简洁大方;中原路京广路口4座棚正在建设施工,棚体为白色帽形,设计感更强,预计8月29日完工。

有市民担心,遮阳棚会对行道树造成影响。马学锋说,遮阳棚棚高在2.7米以内,后方没有延伸,不会影响行道树生长。

有细心的市民发现,遮阳棚三个柱子中间还搭起了广告架,担心遮阳棚沦为“广告牌”。马学锋介绍,郑州将参考杭州“公益广告+商业广告”的形式,采用“以棚养棚”的运营模式,以广告收益为后期运营维护资金,保证良性循环,不花财政一分钱。

马学锋说,试点工程完工后,将向社会征集意见,将遮阳(雨)棚大小、颜色、款式等以及有需要的路口形成相对完整的方案,以便下一步实施。

您觉得咱郑州的遮阳(雨)棚咋样?有啥意见?欢迎微博@中原网,我们将把您的声音传递给郑州城市管理局。

链接:其他城市的遮阳棚啥样?

据了解,全国有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徐州等80多个城市建设了遮阳(雨)棚设施,河南周边的石家庄、武汉、太原、合肥、长沙等省会城市也有遮阳(雨)棚。其他城市的遮阳(雨)棚啥样?一起看看吧!

长沙的遮阳棚比较简单

杭州的遮阳棚与郑州相似,还有语音提示

苏州的遮阳棚造型别致

编辑:袁连贺 联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