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记者举报扬尘 12369环保热线有“盲区”

02.03.2015  12:39

雾霾,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昨日, 是《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天。那么,针对治污降霾,相关部门的行动又如何呢?昨日,本报记者拨打12369投诉2起环境污染事件,得到的答案并不是所承诺的“相关部门派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处理”。

□东方今报记者 夏萍 付雨涵/文

袁晓强/图

【今报暗访】

◎12369分区投诉

打了电话仍无人管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至郑州市祭城路与107国道辅道交叉口,发现其西北角的一块工地上,有大面积的土堆裸露,扬尘严重。

记者随即以市民身份拨打环保热线电话12369。根据语音提示,有郑州市环保局以及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经开区、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中牟县等区县环保局,需要分区域进行举报。

记者于是选择转接经开区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此路段应属于郑东新区管辖。

但让记者感到不解的是,12369电话的语音提示的分区举报中并没有郑东新区。

无奈,记者拨打市长热线12345,当问及环保热线分区举报中为何没有郑东新区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并表示稍后会反映给相关部门,接着给记者提供了一个郑东新区执法局的电话,称扬尘污染由城管部门来监管。

记者于是拨打郑东新区执法局电话,一名男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执法权已下放到基层街道办事处,此事应由祭城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并建议记者“今天是星期天,等到星期一再打电话”。

◎职权太细 归谁管“迷糊人

居住在郑州市北四环文化路与大河路交叉口东赵村的马女士反映,大河路上经常有大量货车排放黑烟尾气。

昨日中午,东方今报记者再次拨打环保热线12369,郑州市惠济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回复,此事需要和有关部门沟通一下,初步认定应归交管部门和机动车污染监察支队来管理。该工作人员留下记者电话,称稍后咨询情况后给回复。

约20分钟后,该工作人员回电话称,经咨询相关部门后确认,货车排放黑烟尾气应由公安部门和交管部门管辖,并进一步解释称,环境污染从来都不是全权由环保部门来单独管理的,它是公安、交管、城建、环保等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市民在遇到环境污染情况时,需要具体到哪一块,就会有相关部门来主管。

该工作人员还举例说,对于货车排放黑烟尾气的情况,由具有查处权的公安或交管部门实施罚款、吊销营运证等措施来遏制环境污染;而环保部门主抓工业企业的污染,比如企业中锅炉冒烟;对于经营性小企业的污染,应由工商部门来管理;小商小贩制造的污染,应由执法局管理;而建筑施工工地造成的污染,应由城建部门管理。

【市民声音】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雾霾之下,没有幸运儿。在郑州雾霾的治理中,也不断涌现一些呐喊者。郑州市民“大花猫”,对雾霾忍无可忍,隔空对话郑州市长,呐喊“还我蓝天”,网友“MC丁磊”,饱受雾霾包围之苦,痛定思痛,拒绝习惯,不再浑浑噩噩,要做些改变。

◎省会治霾网友提出4条建议

2014年11月23日,受郑州持续几天重污染天气的影响,郑州市民李国发忍无可忍,用网名“大花猫”的身份给市长写了一封公开信。

公开信中提道:清洁的空气,对市民来说,好像是奢侈的“珍馐”“佳肴”,称“对雾霾治理非常不满”。最后提出三点治理雾霾的建议:关闭污染企业,市区汽车分单双号,对扬尘工地监管人员实施监督追责。

这件事儿,成了媒体追逐的热点,市长也公开回信。市政府召开会议,查访污染企业等,李国发称,此后的20多天,天气确实有好转。

这些天网友对环保的关注,引起李国发的强烈共鸣。“激情澎湃,让我看到更多的人,不愿意坐以待毙,正在用不同的方式为我们生活的天空做些什么。”李国发说,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关注治霾,呼吁、倒逼政府做些改变。

希望能多些环保战士,多些呐喊的人群,引起重视,治霾还得政府下决心。”李国发认为,政府还需要在四个方面发力:第一,领导不要搞一阵风,风口浪尖时紧一阵子,过去了,就松了;第二,要经常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实行效果管理,污染口,污染段,分管到人;第四,治污工作应通过媒体,及时发布治理情况,曝光在阳光下,让民众监督。

◎电视台主持人发微博呼吁护佑绿城环境

生活在当下,一个人可以一两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刻不呼吸。网友“MC丁磊”是河南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2月28日晚10点,他在微博上发了《雾霾之下,没有幸运儿》的观后感,图文并茂,语重心长地道起,不再做浑浑噩噩的旁观者。

丁磊回忆,儿时他眼里的郑州绿得文化路上只剩下满目的绿荫如盖,20年过去了,这个城市变化了很多,包括空气。丁磊做了统计,2015年最近30天内,市区内PM2.5低于100的天数只有两天,空气污染真的败坏了“绿城”这个曾经的荣誉称号。

现在的环境到底怎样?还有绿色吗?丁磊用GOOGLE卫星地图搜了一下,却看到了黄河之南的绿城沿着市区城区到西部荥阳、上街,再到东部的中牟,都是一脸“水泥色”。

丁磊希望,从今天起,每人能力所能及地做些改变,更绿色地出行和生活。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