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警方公布非法集资案例惯用手法 教您五招识别防范

18.05.2015  09:52

   中原网讯(记者 刘德华 赵柳影 通讯员 闫亚萍 王洪岩) 16日上午9时,郑州警方召开“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和打击预防经济犯罪”新闻通气会,通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战果。2014年全年,郑州警方共查办各类经济犯罪案件950余起,打击处理1200余人,挽回损失数亿元。

  据介绍,郑州警方在2014年公安部开展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假集群战役”中,共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嫌疑人277人,破案123起。在破获的网络销售假冒某枣制品案集群战役中,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60名,捣毁制假窝点58个,打掉售假网店109个,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被公安部评为“打假集群战役经典战役”,并受到省公安厅的贺电表彰,郑州经侦连续8年获得全国打假专项行动先进单位。

  活动

  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启动

  你身边有没有“民营银行”人员向你推销原始股?“高新科技”公司号称准备上市邀你投资?或者“养老地产”人士邀你加盟投资的?许诺高息回报?注意了,这些都有可能是非法集资的操作手段。

  16日上午10时许,在绿城广场,郑州警方“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和打击预防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启动。

  据郑州警方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警方以关注民生问题为切入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传销、非法经营等一些量大面广、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公司企业切身利益的多发性经济犯罪。

  2014年,以郑州为发起地,成功发起3起全国性打假集群战役,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5人,办结部督案件3起,捣毁4个大型制造假发票窝点,散布窝点9个,收缴各类假发票10万余份,避免国家税款流失近2亿元,收到公安部贺电2次。

  “对于那些群众举报的符合立案条件的线索,警方当场立案;对于不属于警方管辖范围的情况,则由相关单位现场解答处理。”警方负责人现场表示。

  案例

  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巨额存款

  据通报,自2011年6月以来,以常某为法人的郑州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便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在郑州、平顶山、南阳等地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涉案金额巨大。

  2014年4月17日,郑州警方成立专案组,根据该公司的资金流向,积极督促常某及相关企业筹措资金向客户兑付。

  为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专案组民警前往广东肇庆、四川成都以及省内开封、周口、兰考、信阳、登封、平顶山等多地,积极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追回资金,降低损失。

  据悉,近年来,郑州警方坚持把打击作为经侦工作第一要务,倾力侦办非法集资案件。2015年至今共立案侦查非法集资案件34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86人,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最大限度地追缴涉案资金、最大限度地挽回经济损失。

  非法印制各种著名品牌仿冒品进行销售

  自2010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非法印制各种驰名商标标志的食品包装袋,通过电话联系、物流发货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大肆销售。

  自2013年年底以来,王某等在新密等地租房开设“涵宇枣业”“早想对你好”“枣点心”等网店,销售假冒伪劣的红枣。

  郑州警方坚持“源头打击、全程打击、纵深打击、合成打击”和“打团伙、抓主犯、断通道、摧网络、扫零星”的打击方略,确立了以经侦支队为主导,以案件所辖地警方为主阵地,以特警、治安力量为补充的抓捕、查扣、审讯、看守、摄像取证为一体的合成打击模式。

  2014年9月17日,专案组在认真摸排、梳理、经营案件线索,准确掌握各窝点和犯罪嫌疑人情况后,8个行动小组的132名参战民警同时实施抓捕行动,共破案7起,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打掉团伙8个,捣毁窝点10个,涉案价值达千万元。

  五招识别防范非法集资

  1

  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

  2

  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是不是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

  3

  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

  4

  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相关媒体多会进行报道。要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防止不法分子异地重犯。

  5

  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审慎决策,不要盲目听从。

  非法集资的六种典型手法

  假冒民营银行

  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者吸收存款。

  非融资性担保企业非法集资

  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主要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者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虚构国际公司

  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

  “投资”养老

  以“养老”的旗号,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或者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高价收购收藏品

  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

  P2P网站虚假招标

  假借P2P名气,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引公众资金。

编辑: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