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街头首现遮阳棚引争议 市民质疑钱由谁出(图)

27.08.2014  12:11

郑州街头“凸现”的遮阳棚

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大雨倾盆,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总是让人备受煎熬。近日,郑州街头“凸现”的遮阳棚,不仅给等待信号灯的行人遮阳挡雨,还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风景线,赢来点赞。昨日,郑州市城管局针对该举措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现场】遮阳棚首现闹市街头

昨天,在郑州市建设路与桐柏路交叉口,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非机动车道上,都有一个长8米左右、宽约4米的遮阳棚,几乎遮住了大半幅非机动车道,为行人等红绿灯提供一片阴凉。

上午10点45分,建设路东西行驶方向为红灯,在遮阳棚下方,挤满了等候绿灯的人,改变了以往“见缝插针”的凌乱候车场景。随后,在桐柏路南北行驶的半个小时内,每一次红灯都会有数辆非机动车顶着烈日“如释重负”地开进遮阳棚。

“真的特别好,市民出来最害怕晒着淋着,等车很方便。事儿虽小,却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骑着一辆电动车的女士笑着说道。

“雨天遮雨,晴天遮阳,真的很人性化。”张先生说,“希望像这样的凉棚能够多搭建几个。”在附近银行上班的谷女士说,这个遮阳棚带给行人的不仅是遮阴避雨,更是心灵上的关怀。昨天,东方今报记者从郑州市城管局了解到,预计到8月29日,郑州市中原路京广路口的4座遮阳棚也将完工。昨天中午,记者驱车来到中原路京广路口,四个方向的非机动车道上,几名工人正在安装遮阳棚。

释疑

●为啥要建遮阳棚?钱由谁出?

郑州市城管局副局长翟月修表示,从去年开始,郑州市是否需要和如何建设遮阳棚设施就开始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当石家庄、武汉、太原、合肥等省会城市,建设遮阳棚设施受到市民好评时,大家对此的呼声更高。

郑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由郑州市城管局主办,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选择在郑州市桐柏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两个路口,进行非机动车道遮阳(雨)棚建设试点。

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青海表示,目前两处试点工程的遮阳棚都是由其公司投资,造价每平方米500元。如果在郑州普及,进行市场化运作,后期成本也将由其公司承担。

●会不会遮挡转弯车司机视线?

据郑州市交巡警一大队一名赵姓交警介绍,“这种遮阳棚不会影响转弯车司机的视线,适合通行。”当然,并不是任何路口都适合设置遮阳棚,比如在市中心繁华路口设置就会影响交通。

●受益的商业广告费用如何分配?

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学锋说,通过学习外地经验,遮阳棚的广告将采用“公益”和“商业”共存的方式,商业广告费用将全部用于遮阳棚的后期维护,“以棚养棚”。

●钢化结构的抗震安全效果靠谱吗

马学锋介绍,遮阳棚棚体采用的是钢结构,棚顶是膜结构,可以拉伸或者改变模型,使用寿命长达15年。“遮阳棚整体的研发和设计都经过有关专家论证,达到抗风10级、抗震8级的效果。”马学锋说,“这就像盖房子,遮阳棚同样有地基。”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