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第一水厂二期将投运 保证足额供水

16.07.2014  12:26
郑州航空港区第一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沉淀池

   要点

  目前,郑州航空港区第一水厂可以保证足额供水,确保居民和企业的生活生产用水。今年11月底,该水厂的二期工程也将完工投运,日供水能力将达到20万吨。

  就在广大市民关注郑州市区水压偏低问题时,近日,国内一家财经类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先建城后找水”的尴尬现象日益突出,而郑州航空港区就是一个典型。

  那么,郑州航空港区真实的供水情况如何?真的如报道所说“四处找水”吗?按照规划,到2020年,郑州航空港区面积将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各种产业聚集,作为生命线的水源,能否得到足够保证?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记者 邱琦/图

  【消息】

  郑州航空港区无水可用?

  前不久,上海一知名财经媒体推出《郑州航空港区建成后要“四处找水”》的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大连碧流河引水、沈阳大伙房引水、滇中引水……一个个投入巨资建设的引水工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水荒’接连不断地在各地发生?为什么有些新城从诞生之际便陷入无水可用的窘境?”该报道指出,一份调查显示,在一些地方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先建城后找水”的尴尬现象日益突出。

  该报道称,根据规划,郑州航空港区2020年面积将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但这座现代化新城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无水可用的窘境。

  不过,在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看来,这篇报道“言过其实”。

  【回应】  报道无据目前供水充足

  “这篇报道并没有采访我们,而他们报道的内容也与现实不符。”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港区水务有限公司经理张郁松说,航空港区的供水规划一直走在各项规划前列,目前,港区自来水得到充足供应。

  张郁松回忆,早在2009年,港区管委会就和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始协商供水问题。当时,整个港区主要由散落的自然村组成,没有自来水厂,用水主要靠自备井解决,每天用水量还不到3万吨。经过双方谈判协商,2010年4月12日,双方签署协议,决定成立郑州航空港水务有限公司。

  半年后,富士康入驻航空港区。张郁松说,当时他们做了水资源勘探,结果航空港区的地下水每天只能开采3万吨,而富士康一家的供水量就需要5.5万吨。在这种情况下,郑州市决定建设占地150亩的航空港区第一水厂。

  【历程】  东周水厂引水工程上马

  “航空港区第一水厂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于2011年11月开工,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而水源由两部分组成。”张郁松介绍,当时,航空港区自备井的供水能力为每天3万吨;剩余7万吨,决定从郑东新区的东周水厂引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