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空气污染指数飙至全国第一 元凶不只是烧秸秆

29.09.2015  18:55

表格由微博“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排行”发布,其数据来自环保部等部门,空气质量指数使用中国和美国标准分别计算。记者刘瑞朝截图

昨日的郑州空气中飘散着雾霾,也飘着烟。记者白周峰摄影

□记者刘瑞朝朱琨

核心提示|一场雾霾在中秋后半夜潜入郑州,呛醒熟睡中的人们,郑州空气污染指数飙升至全国第一位。国庆节眼看要到,郑州的空气还是熟悉的配方,更熟悉的味道——焦糊、刺鼻,又干又硬又涩。秸秆焚烧成为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元凶,郑州市环保局也监测到明显的污染带,环保部门分析此次霾情是气象条件、过境污染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事件

中秋后半夜,你是否被呛醒?

哮喘患者表示艰于呼吸

刚刚过去的中秋之夜,不少郑州市民眼含热泪夜半醒来。原因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也不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是浓厚的秸秆焦糊味潜入屋内。

距离市中心50公里开外的中牟县南部乡镇,也是烟雾弥漫,空气中秸秆味刺鼻。本报一名记者中秋节晚上因故滞留此地,半夜便被烟味熏醒。

市民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哮喘患者表示今天已经艰于呼吸,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样拯救自己。结果引来众多鼻炎患者的评论。邹女士说,慢性咽炎患者表示已经不能愉快地说话了。

有网友开始推荐跨省搬家,躲开郑州的污染,“我带家人来贵州后,都不咳嗽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网友说,“人在郑州,身不由己”。

数据

中秋夜9个小时的空气污染都在“300+”

从9月27日23时到9月28日8时

从9月27日23时开始,本来云淡风轻的中秋夜有了异样的味道。9月28日凌晨,空气污染爆表。

环保监测数据显示,从前晚23时起,郑州空气污染指数走过了9个小时的“300+”尖峰时刻,即连续9个小时整点播报的污染指数都超过了300,在全国范围内一骑绝尘。直到昨天早上8时,郑州空气污染指数才跌出300,滑落至262。

其中,28日0时的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了304,9个监测点位,有4个都是严重污染,分别是河医大、经开区管委会、四十七中、烟厂。

省内仅有新乡与郑州在伯仲之间,污染指数达到257,两者将第三名甩出去很远。而与郑州相邻的开封,污染指数仅为69,显示的是良。

一款名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的APP(发布单位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唯有郑州一个点位的颜色是用紫黑色标注的,除了河北三个地方的污染指数在200以上外,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空气污染等级都用绿色来标注。如此一来,郑州的紫黑色在中国版图上显得格外刺眼。

元凶

空气中的焦糊味来自哪里?省内确有地方烧秸秆

郑州市禁烧办:很可能是郑州以外区域秸秆焚烧后污染物飘到了郑州上空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有可多人在烧秸秆。”这是一位网友在大河报客户端的留言,这代表了大部分市民和网友的观点。

郑州市禁烧办一位负责人说,他们这两天也接到有秸秆焚烧的投诉,但没发现一处具体焚烧地点。督查组在巡查时曾发现与新郑、中牟交界的尉氏县部分区域有秸秆焚烧的现象,但因不属于郑州市辖内,他们也力所不能及。所以,首先不排除郑州境内有秸秆焚烧现象,其次很可能是郑州以外区域有秸秆焚烧现象,污染物飘散到了郑州上空。

郑州市环保局通过激光雷达影像数据分析发现,从9月27日下午开始,郑州上空4000米高空出现了明显的污染带,结合近期全国秸秆焚烧分布的遥感监测和当晚收到的群众投诉,初步判断有秸秆燃烧产生的烟尘远程输送至郑州上空。

一位环保部门内部人士透露,通过监测和巡查,他们发现周口地区存在秸秆焚烧现象。

分析

气象条件、过境污染物联手演绎“霾伏”专家称进入采暖季后,会有更多过境污染物造访郑州

郑州市环保局提供的郑州城区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图显示,6个监测指标,臭氧、NO2、SO2三个指标在中秋后半夜较为平稳,其他三个指标均上扬。其中,PM2.5从9月27日21时的101微克每立方米起飞,到凌晨4时,已经涨2倍涨到323微克每立方米。PM10从27日20时的153微克每立方米到28日凌晨的353微克每立方米。CO在28日凌晨两三点也突破300微克每立方米,在28日上午降到250左右。

环保监测部门人士称,由此可见此次污染事件不是单一的秸秆焚烧造成的。SO2和CO直接与工业排放有关,NO2及CO和机动车排放有关,PM2.5和PM10则对应着小、大颗粒物,综合体现了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的情况。

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张瑞芹分析,这次霾事件是污染物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郑州市区自身污染物的累积,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扬尘污染等,另一方面是域外污染物的传输。这段时间郑州受东北风的影响,东北方向来的污染远道而来,郑州对污染物的消解能力较低,导致污染物的大量累积。

环保监测部门负责人说,现在正值换季时期,逆温层现象明显。白天地表吸收太阳光照能量并储存起来,晚上再辐射返还给高层空气,但接近地表的空气因放射热量被冷却。高层热空气就像锅盖一样将地表冷空气“”进“”里,低层空气积累的污染物便无法向高层释放了。

不过,中秋夜“霾敲门”恐怖事件,在未来一段日子里预计还会出现。

张瑞芹说,上面提到的气候条件削弱了绿城的污染物消解能力,进入采暖季后,郑州将遭受东北风和西北风的双向影响,届时会带来更多的过境污染物。特别是东北风,湿度较大,抑制污染物扩散,一旦携带污染物“拜访”郑州,郑州没法拒绝。

盘点过去五年年年国庆见雾霾

2010年10月7日,郑州被“”笼罩,且有刺鼻气味。许多开车回城的市民反映,高速两侧焚烧秸秆现象较多,京港澳、连霍、郑少等高速公路能见度较低,影响车辆通行。

2011年10月10日,大河报将“雾携烟,袭中原”挂在报眉位置,大篇幅报道了污染现象。各地发出近10个大雾黄色预警,数十航班受影响。受烟雾影响,国庆期间周口高速路5次封闭。同时,河南省环保部门通报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情况,5市被点名通报。

2012年为“雾霾元年”。雾霾现象出现在国庆节后。大河报发表题为《烧秸秆搅乱秋雾笼罩了路》的报道,郑州天空满目灰烟,充满烧秸秆味道。记者沿京港澳高速探访,发现多处焚烧秸秆现象。

2013年,雾霾“攻陷”了“十一”黄金周。大河报关注长假七天霾现象,其中郑州有3天都是重度污染天气。环保部门明确表示,秸秆燃烧是时令性推手,加剧污染,但主要原因还是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当时,全国很多地区都和河南一样,度过了一个“霾假”。

2014年10月8日,大河报再度关注被霾占领的国庆节。7天长假,4个霾天。和2013年不同的是,上一年是多地染霾,这一年是郑州及周边地区雾霾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