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五项举措打造思政课“梦之队”

19.09.2019  11:52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郑州科技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强化规范管理,抓好队伍配备。 严格教师配备,打造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两力合一的思政教学队伍。学校要求思政课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确保走上讲台的思政课教师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规范教研室建设,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负责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马院所有教师都明确所属教研室,承担相应的思政课教学任务。严格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教师学生基础性评价、同行督导认定性评价、马院管理评价、学校审定的“三评一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等挂钩, 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出台《郑州科技学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严厉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保证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课堂教学纪律的要求落到实处。

  

   强化理论武装,抓好思想引领。 成立教师工作部,加强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组织思政课教师签订《郑州科技学院教师职业行为承诺书》,推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走心走深走实。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

  

   强化课程改革,抓好执教能力。 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推广使用翻转课堂,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在基础、纲要、概论、原理等四门课教学中采用“五环教学法”,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推行“模块化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共建井冈山革命纪念馆、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竹沟革命纪念馆等一批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教育、认知国情、砥砺情怀,深化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改进完善考核方式。按照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成绩6:2:2的权重改革思政课考核方式。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着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重视党员发展质量,优先安排思政课成绩优良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学习。

  

   强化教学研究,抓好科研提升。 实行集体备课。丰富集体备课载体,通过指导新任职教师试讲、骨干教师示范课引领带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课、教师互相听课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定期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促进各门课程有效衔接,增强集体备课效果。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融入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推动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提高备课针对性。为强化科研支撑教学,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广泛研究社会现实问题,以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创新。支持思政课教师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建设思政精品课优质课。推进实践锻炼。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等,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强化关心关怀,抓好教师发展。 牵头成立郑州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决策和咨询作用。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健全教师发展制度近30个,构建“434”教师培训体系,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多角度帮助教师提升履职能力。鼓励支持专职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学位。探索实施课程导师制,聘请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5位思政课教学名师担任5门思政课课程导师,帮助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制定实施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岗位聘任工作中,对思政课教师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将思政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思政课教师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保持一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

  

  (郑州科技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