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承、展示,郑州的“5·18”很文化

19.05.2019  23:11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康翔宇

平日里的郑州,忙碌、熙攘,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可能都会在心中有一个形容郑州的词语。但在5月18号这一天,相信每一个郑州人感受到的郑州都会是同样的一个词——文化。没错,“5·18国际博物馆日”作为全世界文博界一年一度的节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而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在这一天自然要将自己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统统表现出来。那么,郑州昨日的文化气息,你感受到了吗?那些精心准备的文化盛宴,你又是否参与其中了呢?

“喜欢吃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北京有一条街名叫‘簋街’,那的小龙虾味道好极了。那么‘簋’这个容器,自然也是跟吃有关系了。没错,它就是古时人们盛放食物的容器之一,后来慢慢变成了一种礼器。”郑州博物馆的讲解员王庆宇正在为观众们进行着讲解。闲暇之余,王庆宇告诉记者,自己来郑州博物馆工作的四年里,每年的博物馆日都是一场“硬仗”,成倍增长的观众、更加熙攘的室内环境都对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王庆宇却显得很兴奋:“这说明群众对于文博的热度在逐年的提高,而且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我们来说挑战度提高,但作为文博工作者,这一直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的确,经济的富庶,造成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每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就成为了民众另一个关注点。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郑州博物馆日除了保证常设展览正常开放外,还顺应今年的活动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融合传统与未来,全方位向公众展示了博物馆的文化中枢作用:“建筑之美”主题讲座,以建设中的郑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揭示传统建筑工艺与现代建筑的关联,讲述新馆建设中的高新技术;“古今洁齿趣谈”以牙齿为题,为观众系统讲述人类牙齿演变、中国齿诗文化以及中华牙艺的发展,并辅以专业人士有关牙齿保护的现场讲解;而在广场上设置的义务文物鉴定柜台,则成为了当天活动的另一个热门之地。

外地人一说到郑州,二七纪念塔一定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地点之一。“5·18博物馆日”当天,二七纪念馆的讲解员王永胜与同事一起,早早的就将以《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展板摆放在了二七广场上,一场以介绍郑州文化遗产,宣传文物保护知识的主题宣传活动拉开了帷幕。与此同时,一场名为“新时代的先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临时展览也在二七纪念塔内迎接着五湖四海的观众。“你可以看到,今天有很多来参观的都是年轻的观众,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对我们郑州的那一段历史产生了兴趣。同时,他们也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到,郑州这座城市,不仅仅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也不仅仅只有在古代有显赫的地位,它在我们近代史中,也曾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心。”王永胜告诉记者。

此外,管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郑州瞻世博物馆在商都遗址公园内展示了郑州市及管城区博物馆事业三年行动方案和商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现状,同时展示了瞻世博物馆部分藏品,结合博物馆的职责功能和免费开放时间进行了广泛宣传,郑州瞻事博物馆同期在馆内举办了“中华客家契纸文化”专题展览,集中展示了清代广东潮汕地区客家人土地流转、婚姻嫁娶、遗产承继等方面的乡俗公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展现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活动的情况;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在举办了文化遗产照片展进社区活动的同时,组织来自惠济五中的志愿者们,举行了“志愿者之星”讲解大赛;而巩义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当天,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的宣讲活动、免费的专家鉴宝活动,以及“壁上云烟”——年传拓文化展,吸引了大量学生和观众。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