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版“中国合伙人” 想在钢铁猛兽上发大财

30.10.2014  08:02

郑州版“中国合伙人”

想在钢铁猛兽上发大财

毕业之后,林阳、申刘凯和乔晓磊3名年轻人利用螺丝、铁丝、废旧汽车配件,开发制作出造型各异、形象生动的机器人工艺品,让废弃的钢铁充满了生命。郑州的唐人街、红星美凯龙等多处商超开始摆上他们制造的机器人,他们也在共同承受挫折和分享成功的过程中,成为亲密的“中国合伙人”。

大郑州

小人物

电影院里突发奇想要制作大黄蜂

2012年,仍在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的申刘凯和乔晓磊参加了一次朋友聚会,他们遇到了已经毕业3年的林阳。

3人都喜欢动手操作,也喜欢一起去搞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谈得相当投缘。

那时候正在热映《变形金刚3》,申刘凯在电影院里突发奇想,如果用一些废弃零件制作出擎天柱、大黄蜂,不但节能环保,还非常有意思。

他想到了林阳,因为对方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做变形金刚也离不开他和乔晓磊的支持。

“我跟林阳、晓磊联系,说要做大黄蜂,想不到他们都感兴趣。”申刘凯说,3人就这样一拍即合做起了变形金刚。

第一个变形金刚卖了1万元

3人在校园里开始慢慢尝试起来,2012年圣诞节前夕,“一个真正的大的变形金刚”做成了,这个变形金刚高约3米,申刘凯找到了一家到学校做宣传的广告公司,对方认为用变形金刚做宣传形式很新颖,答应买下他们的第一件正式产品。

“大概卖了1万元,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们感觉到这个是有商业价值的。”申刘凯表示,他们没想到凭兴趣做出的东西可以当商品去卖。

2013年,申刘凯和乔晓磊毕业了,3人也尝试了近一年,制作变形金刚的计划在洛阳新安的一间厂房内正式展开了。

3个家境普通的年轻人凑了5万多元资金,厂房则是朋友提供的地方,“目前还是免费的,算是朋友的股份,材料仍需要自己去找”。

为节约资金,他们奔走在洛阳的废旧汽车配料场站,找原材料时还曾被人当做小偷堵住,解释好久才走掉。

一年制作了上百个机器人

仅仅一年时间,3名年轻人设计打造出的机器人慢慢引来商家注意,产品也销售到河南各大景区、酒店、商场、主题公园、汽车装饰店等场所,其中一个机器人更是卖到了4万元的价位。

郑州的红星美凯龙和唐人街等商业广场上,也摆上了他们制作的机器人,这些独一无二的机器人造型,吸引了许多顾客的目光,带动了商品的经营销量。

“机器人工艺品目前的市场需求量是比较大的,为达到更好宣传的效果,我们会不断增添新颖独特、吸引眼球的元素。”申刘凯说,他们制作出了上百个造型迥异的机器人,下一步将根据不同企业的文化,打造出特色的造型动作,推出“定制型”机器人。

他认为,机器人“迎宾”模式成了商家的个性化宣传手段,也开启了3个合伙人的创业之路,现在他们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部分。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