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港区两周岁 村民:以前年入七八千现在20万
今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迎来两周岁生日。2013年的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后,改变的,不仅是腾飞的各种经济符号,还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
过去的一年,港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过去的一年,农民变成了市民,早前的低保户,开上了小汽车。
回访
“水泥路”真成了水泥路
小肖是港区大老营村人,他见证着港区变化的点点滴滴。
去年3月,港区“一周岁”时,他跟记者聊起,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从村民变成了市民。就在前不久,包括他在内的很多村民分配到了安置房。
一晃,又一年过去,他的儿子已经出生。家旁边不再是庄稼地,又是水又是泥的“水泥路”也已经修成水泥路。两三层的小楼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十几层的高楼。
过去的一年,港区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快速推进。2014年,新开工建设道路47条145公里,新增道路通车里程50公里以上,兰河公园及9个街心公园建成投用。
于是,小肖身边的很多人不再种地,也不再到外地务工。2014年7月,小肖从郑州市区辞去了司机工作,最近又在家附近开起了自己的汽修店。
小肖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了自己的创收项目。港区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工厂,年纪大的也有环卫工可做,还有开小三轮拉客的。
在小肖家附近,还建了电影院和大超市,生活不再是过去“没钱花,或者有钱也花不出去”的样子。现在,他多了些“幸福的烦恼”,说:“有钱了,能花钱的地方也多了。”
变化
一家人年收入20万
港区变化有多大?郑港办事处书记安群楼算了笔增收账。
在经历大规模的合村并城后,农历乙未羊年春节前,村民分到了安置房。如同城市里的城中村改造“造富运动”,港区也有大批村民因此有了钱。
安群楼说,他调研时,曾碰到过一个七口之家,港区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他说,以前这家人人均一亩地,每亩地纯收入千元左右,一家老小基本就指望着地里种出来的七八千元钱过日子。现在,这一家分了8套房,自己住两套,另六套出租。
按现在的租金,一套房每月1200元,6套房的房租每年就能收8万多元。再加上每个人能分到10平方米的门面房,70平方米,每年有1万多到2万元的收入。
而且,这个七口之家中有6口人能就业。现在,这家的老人在搞社区服务,一个月1280元,一年大约3万元;儿子和媳妇在富士康打工,加起来一年收入6万多元。
这样算下来,这家的年收入有20万元。
安群楼说,从农村变城市,从农民变市民,从七八千元到20万元,可以想象这个变化有多大。就连以前的低保户,现在也开上了小汽车。
支撑
去年经济总量超400亿元
你看到了,居民手里的钱,都来自城市建设和港区产业的发展。
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港区就开始了积极运作。2011年,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富士康手机项目投产。
到了2014年,港区生产总值完成413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约14倍,成为全省第一个生产总值超4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2014年,港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亿元,比2010年增长约20倍,也是全省第一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2014年港区还完成进出口总额379亿美元,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8.3%。
港区的电子信息业从无到有,去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到全省电子信息业产值的73%。去年郑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1580.5万人次,是2010年的1.8倍,全国排名由第20位上升至第17位;完成货邮吞吐37万吨,比2010年增长3.3倍,全国排名由第21位跃升至第8位,对全省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领航
机场二期主体工程已提前封顶
客货运增速全国第一
回顾过去的一年,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马健说,以机场二期建设为龙头,港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
目前,机场二期主体工程提前封顶。
而过去的一年,郑州机场客货运增速继续领跑全国,“机公铁”一体的多式联运体系正在快速形成。
去年全年,郑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1580.5万人次,增长20.3%;货邮吞吐37万吨,增长44.9%。两项增速均排名全国大型机场第一位。航线总数达到185条,通航城市97个。
尤其是航空货运,新开货运航线9条,总数达32条,其中全货运国际航线28条,继续领跑内陆,初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
展望
港区去年签约项目50个
将成新发展动力
2014年的最后一天,港区仍然有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这是港区过去一年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港区以“智能终端产业”为突破点,强化招商,加快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在很多项目签约的同时,也有很多项目相继开工。
过去的一年,港区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70个,续建重点项目5个,完成投资227亿元,已竣工投产17个,主要包括中兴、华世基、天宇、瑞弘源、朝虹电子、贰仟家物流等。
86个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8.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2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43%。
过去的一年,港区全年累计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1518亿元。其中,正威、友嘉、酷派、瑞弘源、中移动大数据等项目的签约,为港区相关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港区作为全球重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富士康手机产能进一步扩大,同时引进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89家,已有12家企业正式投产,全年手机产量1.43亿部,约占全球供货量的八分之一,其中非苹果手机产量2439万部。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