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渣土车深夜扎堆陇海高架 时速90码超车

20.07.2015  13:57

本报连续报道引起高度关注

交警支队:每周公布闯禁行的车辆,鼓励市民举报

狂驶一路的渣土车在新田路口等红灯时,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深夜的陇海高架上车辆稀少,渣土车也越开越疯狂,一路见车就超。

渣土车深夜闯陇海高架。

本报连续报道引起高度关注

交警支队:每周公布闯禁行的车辆,鼓励市民举报

近日来,本报针对陇海高架桥上各种违章现象进行了报道,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7月18日深夜,郑州晚报记者分两次赶到陇海高架西段,看到一辆辆渣土车平均时速超过80码呼啸而过,吓得小轿车连连避让,最为过分的是,一辆满载石子的黄牌渣土车,跑一路,撒了一路。

郑州晚报记者 刘凌智/文

白韬/图

货车所占比例超六成

7月18日凌晨4时许,在陇海快速路的西四环方向入口处,号称2.8米限高杆的高度明显降低,其底部将近30厘米的垫高石已撤除,虽仍旧显得北高南低,但目测渣土车等货车已无法安全通行。

4时35分,在常州路附近,一辆车牌号为豫AV833X的黄牌渣土车,由西向东方向疾驰而去,虽然看似一层布覆盖在车兜之上,但由于行驶速度快,车兜内的石子不断跳出,砸落在桥面上。

尽管记者所驾驶车辆与该渣土车保持距离,但仍旧有石子弹跳在车身及车窗上,记者开车与渣土车同速行驶,仪表盘上显示时速为80码。随后,该车行驶至西三环的下桥口,沿西三环向南驶去。

西三环桥上,大货车、渣土车及各类厢式货车则随处可见,在所有通行车辆中所占比例超过六成。

5分钟就出现一辆渣土车

18日晚11点,记者再次到陇海高架桥(西三环以西)查看,渣土车通行率之高令人惊讶,它们有时单辆独行,有时则两三辆结伴而行,在11点之后的一个半小时内,平均每5分钟即会出现一辆渣土车。

这些渣土车均是由东向西空载而行,在桥上行驶时速达到了90码,且有一辆车在这个时速下仍旧强行超车,吓得一旁小轿车急忙躲避,情景十分惊险。渣土车下桥后,沿着陇海路一直向西行驶,直至S232后向南拐弯,驶向槐树洼村附近。

在陇海高架西四环入口向西的交叉口处,停着多辆渣土车,由于限高杆的作用,满载建筑垃圾的车辆由西向东行驶至路口时,纷纷左拐向北驶去,无视信号灯的存在。

同时,由西向东的陇海高架桥上,未见到一辆渣土车,反而北侧由东向西方向,则是一辆接一辆的渣土车呼啸而过,间接不断。后经发现,这些车辆均是由西三环南向北方向上桥。

19日0点40分,一辆满载石块的货车从西三环驶上了高架桥,摄影记者不禁感慨了一句:“看着都替这桥心疼。

市民愿自费建限高杆

在本次关于陇海高架车辆违章的采访中,很多市民提出,无论是机动车逆行,抑或是电动车闯禁行,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避免或禁止,但渣土车等货车上桥,完全是对桥面的损害,减少桥梁的寿命,绝对不能允许。

在记者与网友关于本篇报道的互动中,许多网友发出一个疑问,为何不安装电子警察和限高杆?相关部门的回复是,陇海高架还未完工。

可西三环和南三环高架早已完工了,为何渣土车还是能上桥呢?

市民张先生表示,安装电子警察需要一定条件和程序,但安装限高杆真的有这么难吗?陇海高架为郑州市民东西通行带来了巨大便利,现在仍未完工,渣土车就对桥面进行施压摧损,任何人都不会同意。

张先生说,如果有可能,他愿意自费,用最快的速度在匝道口安设限高杆,以阻挠渣土车上桥。“修高架多少钱,限高杆多少钱,保护陇海高架桥,从我自身做起!

交警支队鼓励市民举报

经过近日来《郑州晚报》的跟踪报道,市交警支队召开了“客货运车辆上高架桥行驶交通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推进会”,强调了整治客货运车辆闯禁行违法上高架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会上,交警建议,一是加大电子警察和监控摄像头的安装密度。为夜巡民警配备夜视高清执法记录仪,解决夜间货车上高架取证困难的问题。二是建议尽快在三环快速路、陇海高架桥、京广快速路安装限高龙门架,从根本上解决客货运车辆上高架桥行驶的问题。三是加大对货车上高架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四是加大宣传曝光力度。每周公布一次抓拍的上高架客货运车辆的相关信息,同时鼓励群众举报,对接到的群众举报信息,能够进行处罚的通知车主到大队依法接受处罚,不能处罚的对车辆信息进行曝光,以起到震慑作用。

■网友互动

上周六,本报在AA03版刊发陇海高架桥上电动车等乱窜的稿件后,多名读友发表他们的感观:

还好:每次开车走陇海高架,超电动车时我都握紧方向盘,真心害怕碰到他们。这么高的速度别说撞到,蹭一下都够我喝一壶了。

别说了别说了:好几次高速行驶中,前面车辆突然刹车、拐弯、调头,然后逆行下桥,我深深地想撞上去,太可恨了!

浮华世界:桥梁都是有寿命的,渣土车上桥坚决杜绝!希望政府能够出台地方法规,对于闯禁行的货车一律严惩。

嘉嘉:渣土车在桥上好疯狂的,比在下面速度快多了,一旦发生事故的话,后果不敢想象,你们应该多报道下,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