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标签:“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
原标题:郑州常住人口突破千万,根据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跻身超大城市行列
郑州 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
郑州二七广场,来来往往的人群
河南商报记者 宋亚猛/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 宋晓珊
2010年,李志用沙哑的声音唱出了一首《关于郑州的记忆》。“多少次在火车上路过”的郑州成了年轻人想要拥抱的目的地。
时光匆匆,八年过去,如今的郑州成了更多人的选择。新年伊始,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郑州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郑州又有了新标签。
郑州新标签:“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
新年伊始,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郑州常住人口突破千万。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减少相比,作为新一线城市的郑州,常住人口连年大幅净流入,格外引人关注。
人口破千万,对郑州来说,这在预期之内。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郑州常住人口增速保持在1.2%至1.6%。“截至2017年底,郑州全市总人口988.1万人,2018年将达到千万人。”在不久前举行的2018中国(郑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的话获得了与会人士的热烈掌声。从988.1万人,到破千万,人口增长不仅是数字量变,更是身份的质变。
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为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郑州成功晋级。专家认为,人口破千万是郑州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郑州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向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更高层级城市迈进的新征程。
与其他千万人口省会城市比,郑州优势何在
与西安相比
引进人才,郑州很拼
已经批复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西安和郑州,恰好是截至2017年末仅有的两个常住人口没有达到千万的城市。
作为2018年度最佳抢人王,西安疯狂抢人的成效是,截至当年12月3日,西安全年落户人数已经超过73万人。
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西安主城区的人口目标为1000万、全域人口达到1500万。相当于在今后三年里,在建设大西安都市圈的目标下,西安市人口还将有百万级的增量。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则提到,至202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要达到1245万,城镇人口1025万,城镇化水平82%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到610万。其中,主城区470万,航空城140万。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提到,人口净流入成为衡量地方发展的重要指标,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应更注重人才环境、创新环境和开放环境。
与武汉相比
发展高等教育,郑州很努力
武汉、郑州都是因为京汉铁路起家,特别是郑州,从小县城变成现在的大都市离不开这条铁路,所以两座城市也经常被拿来对比。
2018中国城市综合排名显示,武汉入选前三名。双一流大学榜单中,武汉就有7所高校29个专业率先入选。名校云集,也为武汉留下“百万大学生之城”的美名。
相较之下,郑州只有1所双一流大学,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有差距。
刘道兴认为,郑州教育水平对比武汉是短板,未来科教兴国,教育是城市发展奠基石,只有掌握尖端科技人才才能在未来城市“战争”中取得主动权。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也提到,人是一切的源泉,人有了,就有了期待其他资源水到渠成的资本了。
与成都相比
产业留人,郑州拿出百亿基金
《2017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成都全市常住人口1604.5 万人,这座千万人口老牌大市,安逸和繁华并存。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介绍说,宜居只是吸引人流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否有可吸引、集聚或容纳大量人流的各类产业,才是一个城市能否留住人的关键。
成都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2017年,成都出台“产业新政50条”,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同样,郑州也很关注各类产业发展。去年11月,郑州市政府设立了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专项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该项基金将主要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为郑州市产业发展导入资本、技术、品牌、人才、市场、渠道等优势资源,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实现突破,提升郑州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带动力。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东京”是什么样的
北宋的东京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城市
街道上,房屋林立,行人摩肩接踵,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还有叫卖的小贩。街道两旁,茶坊、酒肆、肉铺等店一个挨着一个……这热闹的景象,正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描绘出的场景。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国学系主任戴庞海表示,北宋时期的东京(现开封)人口在150万左右,城市规模很大,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城市。据CCTV4报道,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大都市,如罗马、伦敦,城市人口都只在4万到20万之间。
也正是基于这么大的人口规模,当时的东京可谓是最繁华的都市。戴庞海说,那个时候,东京的消费能力极强,有书记载,当时东京的交易额动辄成千上万(贯),要知道,一个家庭的财产也就几十贯。人多了,交通压力也就来了,马车、人力车等都要有路走,戴庞海称,皇宫附近的御道有300多米宽。
“当时东京的饭店有上万家,有的‘胡店’甚至还提供国外餐饮。”戴庞海说,东京汇集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各个地方的文化相互融合,文化发展也空前繁荣。
50多年前的日本东京
走上了人口集聚的发展路
看完了北宋时期的超大城市,如果你对人口发展带来的影响还不清晰,咱们再把时间往回缩,去看看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东京。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东京人口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并且在1962年人口突破1000万。大量人口的涌入,促进了东京经济的发展,住房、交通、环境等让东京“压力山大”。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表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不断集聚是一个市场规律和趋势。以东京为例,截至2017年,东京都市圈(东京与周边的神奈川、琦玉和千叶三县已浑然一体,构成东京大都市圈)总人口为4200万。这里的GDP几乎占日本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被认为是“纽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都市圈。
【责任编辑:张怡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