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排爆手15年拆弹万枚 数万次擦肩死神

18.04.2015  12:45

他曾是一名工兵,因为全国爆破专家王百姓的一句话,来到郑州警方治安支队;他是一名警察,腰间却很少佩枪,常常与炸弹、炸药、雷管等打交道;他是一位大队长,却很少指挥人,总是自己穿着笨拙厚重的排爆服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郑州排爆手15年拆弹万枚 数万次擦肩死神

郑州排爆手15年拆弹万枚 数万次擦肩死神

他就是刚刚入围第三届河南公安“十大忠诚卫士”的候选人——郑州市公安局排爆专家刘成俊。

忠诚卫士

15年排爆,他拆除上万枚炸弹

今年49岁的刘成俊,出生在郑州的葡萄之乡侯寨,毕业于军事院校,学的是工兵地爆专业。

2000年从部队转业时,他见到了侯寨同乡、全国爆破专家王百姓。当王百姓知道他所学的是爆破专业后,极力推荐他去公安排爆一线工作,“我们公安战线非常需要你这样的爆破人才。”

就这样,在这位老乡和前辈的影响下,刘成俊来到了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爆大队。

从警15年,一直奋战在公安排爆第一线,被战友们称为“炸弹最害怕见的人”,曾成功拆除并销毁各类炸弹10800余枚、爆炸装置300多个,上万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故事1

第一次拆弹毛衣全都湿透

到新岗位不久,刘成俊就迎来了第一次生死考验。2001年12月的一天,正在吃午饭的刘成俊突然接到警情:在省会一家医院,一名歹徒携带自制的炸药包挟持了一名大夫。

警情就是命令。刘成俊撂下饭碗就往现场奔去。

“当时是第一次处置这样的警情,一路上手心里都是汗。”刘成俊回忆说,到了现场他才知道,当时省公安厅的排爆专家都不在郑州,整个现场只有他一个人懂排爆常识,也就是说,这次拆除爆炸装置的重任就落到他一个人身上。

“头一回挑大梁,说心里不紧张那是假话。”刘成俊说,等到现场民警将歹徒控制住又把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后,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他冷静了一会儿,一个人带着设备走向爆炸物所在的二楼。

经过认真仔细的处置后,刘成俊顺利拿出了那个装有炸药、雷管、电池以及点火开关的小黑包。偌大的院子,只剩下他自己,所有人都在警戒线外注视着他。因为该爆炸装置随时都会爆炸,必须立即就地拆除。

“那一刻,我根本无暇顾及别的,只能趴在地上盯着它。”刘成俊说,他屏住呼吸,一点一点地开始拆除引线和点火开关……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他的动作也越来越谨慎。

1个小时后,刘成俊终于成功将这个威力巨大的爆炸装置安全拆除,现场一片沸腾。这时,刘成俊才发现,自己厚厚的毛衣已经湿透了。

故事2

他拆除了2000多名居民身边的隐患

经过多次生死考验,刘成俊很快成为省会警方的第一排爆手。

2006年8月12日晚上,治安支队接到新密市公安局报告,称新密市一家旅馆内放置了一枚爆炸装置,现场十分危险。二话不说,刘成俊和他的战友驾驶排爆车火速赶赴现场。

“旅馆四周全是居民区,2000多名居民已疏散到大街上,交通也中断2个多小时,围观群众很多,现场情况非常危急。”刘成俊说,在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和战友们立即按预定方案和操作程序展开工作。

考虑到这家宾馆使用的是民房,为保证安全,已全部断电,楼内一片漆黑,楼梯又陡又窄,加上天气炎热,身穿排爆服的刘成俊在两名民警的协助下才艰难地上到三楼。

借着手电筒,刘成俊发现该爆炸装置采用双回路电点火引爆,结构非常复杂,可是由于地方狭小,无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拍摄,也无法使用爆炸物销毁器进行现场销毁,只有进行人工拆除。“这个装置非常敏感复杂,随便动一根引线都会引发爆炸,在那样的环境下,处置难度非常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因厚重的排爆服影响处置,刘成俊索性摘掉防爆头盔与防爆手套进行作业。后来在拿毛巾擦脸的时候,他才发现脸被划破了,毛巾都被血水染成了红色。

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刘成俊6次冒着炸弹随时爆炸的危险接近爆炸装置,硬是一点点将爆炸物与点火引线、点火线路剥离,又分两次将爆炸装置移至房顶平台顺利解体。

当听到爆炸装置被成功拆除的消息后,周围的群众沸腾了,高呼“警察万岁”。

“看到这样欢腾的场面,我很感动。我觉得干这一行再苦再累再危险,都值了!”刘成俊说。

感悟

每一次执行任务都不敢告诉家人

“每天早上穿鞋出门,晚上能否回去,都是问号。”这是危爆民警们常说的一句玩笑话,也充分说明这项工作的危险性。

上万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刘成俊更是明白这些,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每次执行任务前,从不敢告诉家人。

“按理说,当警察是一件很光彩的职业。可干排爆这行多年,前几年除了我妻子,家里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在公安局具体是干啥的。后来知道了,也拗不过我。”他说。

刘成俊说,每次接到任务出发前,他都会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去趟单位,一会儿就回来了。”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排爆这职业,谁能保证一定不会有万一?说不定这句话就是对家人说的最后一句话。

妻子夜里从来不提前睡觉

起初,妻子虽然反对他天天面对危险,但看到他的坚持后,还是默默接受了,并逐渐理解并支持他。每次执行任务时,尤其是在夜里,妻子从来不提前睡觉,总是静静地等着刘成俊的平安电话。而刘成俊每次排爆任务一结束,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打个电话:“没事了,我马上回去。”

刘成俊说,这么多年,无论多晚回去,他总能看到家里的那盏小灯在亮着。“我亏欠家人的太多……老母亲在世时也不止一次对我说,‘孩啊!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你排爆时,我这老揪心呀’……”

“干这一行就为了群众期待的眼神”

“有没有想过放弃?”面对记者的问题,刘成俊坦言,这些年来,面对一次次惊险的排爆场面和家人、朋友的担心,也曾困惑过,但一接到警情,他又赶紧去了。

“我干这一行不图别的,就为了身后那么多群众期待的眼神。为了给他们带来安全,我还会一直这么干下去的。”刘成俊说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