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郑州抗疫最前线的流调者:与病毒赛跑,一天只睡三四小时

27.04.2022  15:11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佳 熊卓甜

人生而平凡,人生而不凡。在每一场与疫情的战斗中,都有许许多多为了抗疫胜利而默默付出的人。

4月24凌晨5点,郑州港区某酒店,参与此次郑州市疫情调工作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队员陈瑞芳及所在流调小组成员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临时休息的酒店,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21个小时,而3个小时后,他们又要投入到新一天的流调工作中,自本轮郑州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已经以这种工作状态连续鏖战了十多天。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溯源专班工作人员,探寻这群不舍昼夜,查找疫情传播链条“福尔摩斯”们的日常工作。

“流调”,在如履薄冰中与病毒赛跑

“喂,你好,请问是xxx吗?”、“您当时去过xxx?”、“没关系,咱们一起慢慢回忆......”

在郑州港区的流调大厅中,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工位旁,有很多身穿红色疾控工装的流调队员,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在打电话,声音此起彼伏,通话声,敲击键盘声,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

来自郑州市疾控中心的流调队员陈瑞芳正一手拿着电话,一手在笔记本上飞快进行着记录,这一通流调电话,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了六七页纸。

放下电话,她下意识拿起水杯“浇”一下已经冒烟的嗓子,发现水早已凉透,她看了一下通话记录,这通流调电话打了整整2小时12分钟。

一次完整的流调一般会打几次电话进行补充核实,郑州疾控流调人员王立云介绍,通常会先通过电话流调进行整体轨迹的框架搭建,然后再逐步进行细化填充,有时候还会添加流调对象的微信进行信息交叉验证比对,流调报告上每一字都要有根据,经得起检验。

有一个密接者与一位阳性病例是同事,曾在一个房间短暂有交集,并且吃过东西,在前期流调中,这位密接者并没有被掌握,在同步流调中,通过其他接触路径的梳理汇集,在一个次密接者口中获得信息,最终确认了这位密接者的存在,而这一条可能的防疫漏洞,通过细致的流调与信息交叉被成功封堵。王立云说:“作为流调队员,与病毒赛跑的过程,更多时候是如履薄冰,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每晚一分钟,病毒就多一分继续传播的可能,多一分风险,但是调查时耐心、细心一样不可少。”

真恨不得透过屏幕,为他们戴好口罩

电话流调其实仅仅是流调的一种形式,陈瑞芳介绍:“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除了电话、还包括面对面、现场调查、视频循证等多种手段,通过被调查者的行程轨迹,研判其可能感染的来源、被感染的风险人群、被污染的场所和环境,从而达到控制疫情蔓延的目的。”

电话流调无法直观展现阳性病例生活和工作的场景,特别是在公共区域如何对重点人群进行判定,包括有些人相互也不认识,这就需要流调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深入一线,进行现场研判和数据调取。

“下一次现场,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等脱防护装备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湿透。”陈瑞芳说,除了现场流调和当事人回忆,监控视频往往成为重点人群判定的有力助手。

“虽然戴口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但是有些人却往往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在观看监控回放过程,很多群众由于口罩佩戴原因,被判定为密接者,让人既惋惜又感到深深地无奈。”

在采访过程中,谈起口罩佩戴问题,王立云也是有一肚子话要说:“前两天在一次流调观看监控过程中,有一个人距离阳性患者距离也够,出现时间也不长,视频中能明显看到佩戴着口罩,按照规定顶多判定为重点人群,但是通过镜头慢放发现,他的口罩仅仅盖住了嘴,鼻子完全漏在了外边,没有办法,密接没跑了。”

“想到多了一个密接,就要拍大腿,真恨不得透过屏幕帮这个市民把口罩戴好。每多判定一个密接,就会多N个次密接和风险管控人群,尽管看起来规范戴口罩似乎是‘麻烦’了一些,却是为自己,为他人,为共抗疫情,省去了更大的麻烦。”王立云说。

一天休息三、四个小时,感动着别人,也在被感动着

20日,凌晨1点,回到酒店的王立云拿出手机,看到家人中午发来的生日祝福微信,才意识到当天是她36岁的生日,看时间太晚,怕铃声影响家人休息,她又将已经打好的回复短信一个字一个字删掉。

“只要我一驻场流调,家人一般都是给我发短信,一是知道我每天要打非常多流调电话,怕打电话影响我工作,而且即使打,也很难打进来,再个就是心疼我,想让我少说话,有时间多休息一下嗓子。”

“最近真是太忙了,大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很多时候零点之后才能结束。”陈瑞芳说。

郑州疾控有着一套迅速反应的流调值班制度,一旦有疫情,值班人员需要立刻赶往现场进入战斗状态。

1个小时内到现场;2小时内要出基本信息;4个小时出核心报告;8个小时内对特定人群所到场所管控到位;24小时出终结报告。

时间、时间、还是时间,他们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为了能尽快控制住疫情,这些流调队员不舍昼夜,分秒必争。

由于当天走的太急,什么都没有带,陈瑞芳身上穿的白色T恤,还是一起参与流调的老大姐看她这么多天没有衣服换,悄悄送给她的,她说:“在关键时刻,每个人都毫无怨言,都在抢活干,相互支撑,这样的工作氛围很是让人感动。”

在采访过程中,这些流调人员谈到最多的就是群众的配合,相关单位同行的支持,甚至感动,对于他们自己的辛劳与付出反倒谈的很少。

每一个配合流调的人都是对疫情防控有贡献的人,王立云说,之前她曾流调过一位密接者,是基层办事处的防控人员,因为接触了阳性无症状感染者被判定为密接,她在被隔离前已经连续工作两天没有合眼,当王立云凌晨12点给她做完流调时,这名办事处防控人员说实在太困了,想睡一会,当时王立云的眼眶就红了。

4月25日凌晨3点,夜幕笼罩四野,航空港区流调大厅的灯光依然明亮,终于完成当日流调工作,返回酒店的车上,郑州疾控流调队员们头倚靠车窗,早已沉沉睡去,8点钟,也就是几个小时后,他们又将投入新的一天流调战斗中。

“人生而平凡,人生而不凡。在每一场与疫情的战斗中,都有许许多多为了抗疫胜利而默默付出的人,是我、是你、也是他,每个人都是这场抗疫阻击战的无名英雄。”这是王立云在36岁生日当天,在结束一天流调工作后,写给自己的生日祝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五一节将至,向每一位劳动者,向每一位疫情阻击战线上默默付出与坚守的“普通人”致敬。

相关链接:

流调人员不会问这些信息

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民有法定义务,配合支持这项工作,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详细信息。但陈瑞芳也提醒说,配合流调时要擦亮眼睛,谨防被骗。

她表示,在进行流调工作时,流调人员不会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流调对象扫描;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不会以任何理由发送链接让流调对象点击;不会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调对象付费;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调人员加入QQ群、微信群;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配合流调既是责任更是义务

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如果个人隐瞒行程,拒不配合流调,涉嫌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阻碍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依法采取检查、隔离治疗等措施的行为,公安机关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予以罚款至拘留的治安处罚,而性质严重,构成妨害公务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还应依《刑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法律责任。

流调是一个人完成的吗?

“每一个病例最终报告的形成都是团队作战的结果。”陈瑞芳说,他们是一个大组,确诊、密接、次密接人员就跟一个大树上分支出来的枝干,需要大家协调分工,分布同时推进,有去现场的、有打电话的、有写报告的、有记录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的、有发协查函的等等。”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