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郑州扬尘天气的源头 记者实地探访14个扬尘工地

19.06.2014  09:49

生活在城市,君不见,口罩已成为每天市民出门必备的抵御污染物工具。这一两年,随着郑州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工地遍布,扬尘也随处可见。很多地方黄土裸露无遮盖,市民天天不敢开窗。这样的日子,大家都在期待早日过去。

扬尘污染该谁治,怎么治?这是困扰市民的一个大问题。近日,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针对14个部门及各区县管委会的扬尘污染管理方案,被业内评为“史上最清晰责任划分”,有望解决扬尘问题没人管、相互踢皮球、管理“真空区”的现状。6月18日,东方今报记者前往郑州14个扬尘污染区,实地体验反映问题解决的力度。□东方今报记者 付雨涵 夏萍/文 首席记者 刘栋杰 张晓冬/图

【现象一】移植造成扬尘 真没办法吗

时间:11点30分 地点:中原西路郑州一中东100米

现状:分车带北侧花坛,有30米裸露区,土壤松软,植被遭破坏,风吹过或者汽车跑过,均有扬尘产生。北侧绿化带旁是一处市政工程,虽有围挡与中原路隔离,但仍有裸露黄土堆积。

说法:昨日下午4点,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原绿化管理队负责人王先生。

王先生称,此处为中原路凯旋路施工场地,按照施工需求,需移走附近1800平方米的绿化带,而郑州一中东100米分车带,也在被移走范围。“天气热,不敢大面积移走,只能一点一点来。”王先生说。

那移植造成的小范围扬尘污染怎么办?王先生回应,目前真没办法,只能督促施工方尽快施工,早日完工。

【现象二】到底是区管还是市管?

时间:15点 地点:农业路与政七街交叉口附近

现状:农业路与政七街交叉口往北,路中央被破开,路口处挡板围得很严实,沿政七街往北走,黄土直接堆积在路边,虽留有行车道,但车轮带起尘土,将道路弄得脏乱不堪。

“工程开工很长时间了。”市民李秀丽抱怨,她家就在旁边,推开窗,半小时屋内就能落一层土。

说法:城市建成区里施工,为啥封闭不严实?昨日下午4点半,记者向郑州市城管局反映情况,一名工作人员回复:“哪里施工哪里负责,建议你打郑州市市政电话。”随后记者拨通了郑州市市政处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称,政七街的工程属区管工程,建议联系金水区市政的电话。

“这个是地下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确属市里工程。”该工作人员称,“我记录下来,报给市里道路指挥部,耐心等待,会解决的。”

【现象三】施工路段黄土大面积裸露

时间:12点30分至15点

地点:西四环昌达路、西四环新达路、航海路中州大道——航海路机场高速、中州大道农业路至中州大道国基路西侧

现状:西四环昌达路娅丽达门口,5米高的黄土堆在绿化带里,两台挖掘机停在施工现场,黄土来自深约7米的沟,从昌达路到新达路,路两旁的黄土越堆越多,西四环多大车,车一过“狼烟四起”,站到路边15秒钟,手机屏幕上就落一层土。记者未找到公示牌,知情人告知为热力管道工程。

航海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北方位,是某房地产的开发项目处,正在施工中,而该项目航海路机场高速处绿地上,却经常堆积成片的裸露黄土,风起尘扬,路人争掩口鼻。

中州大道农业路至中州大道国基路西侧,属三环快速路施工现场,与个别施工路段不同,这里黄土裸露面积非常大,找不到一块挡板,更别提覆盖。

说法:昨日下午4点10分,记者向郑州市建委反馈,工作人员讲解,目前郑州很多在建工程已经细化,扬尘污染可向市城建委下属的郑州市市政建设中心综合部反映,并给了记者“67602968”和“67617588”的办公电话。遗憾的是,两部电话均无人接听。工作人员解释,最近工期紧张,大家可能去了工地,建议记者将问题整理反馈至“心通桥”。

但截至昨日发稿时,记者也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复。

【现象四】城中村拆迁后尘土飞扬

时间:12点50分至13点08分

地点:农业路与信息学院路交叉口拆迁后的小铺村、北环路信息学院路至北环路索凌路路北

现状:郑州市农业路与信息学院路交叉口向北100米的小铺村,尽管拆迁后剩下的建筑垃圾和沙土被黑布盖着,但依然有几个土堆裸露,车过扬尘严重。

北环路信息学院路至北环路索凌路路北,城中村拆迁导致扬尘影响行人通行,工地西半部分,有两个高高的土堆,风过尘土飞扬。

说法:下午3点,记者致电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宣传部工作人员称此事归辖区办事处管。10分钟后,东风路、丰庆路办事处负责除尘工作的工作人员称会尽快联系人员解决。

【现象五】举报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时间:13点30分 地点:北环路信息学院路东南角

现状:施工区域尽管有蓝色围挡,但围挡外仍有一块占地50平方米大小的土堆。

说法:记者根据工地旁的公示牌了解到,工程为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还公布有举报受理电话,可当记者电话反映扬尘污染现象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现象六】回复多安排洒水车降尘

时间:14点20分至15点05分

地点:建设西路西三环桥下至建设西路西流湖地铁站口至建设西路富民路、建设西路绕西四环至中原路、西四环与中原西路交叉口、建设西路富民路常庄村村口、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向北500米路西的宋庄拆迁现场。

现状:14点30分许,建设西路西三环桥下至建设路西流湖地铁站口,建设西路西流湖地铁站口至建设西路富民路,以及建设西路绕西四环行至中原路,一路上看到因拆迁尘土飞扬。

15点左右,沿西四环行至中原西路,富民路常庄村村口,风过尘土满天。

15点05分,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向北500米路西的宋庄,楼体拆迁时,扬起四层楼高的灰尘,下风向数百米似笼罩在雾中。

说法:下午4点45分,记者将中原区一路上扬尘四起的现象反馈给中原区政府,其工作人员称会尽快落实情况。5分钟后,中原区西流湖办事处一姓魏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回复说,由于辖区多处城中村拆迁,而洒水车辆有限,不能及时降尘。他们会尽快与市政工程处协调,多安排几辆洒水车,对拆迁现场重点洒水防范。

昨日,郑州市环保局空气质量监测显示,郑州首要污染物为PM2.5,但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污染物PM10每天也都“榜上有名”。郑州一从事环保工作多年的专家介绍,扬尘污染已成为郑州低空的主要污染物,“要想蓝天白云飘,扬尘治理真是不容忽视”。DF

记者手记

规定不只是写在纸上 更在行动中

扬尘污染,牵涉单位多,市民投诉时也常遭遇投诉无主,得不到合理解决问题,近日郑州市出台的“史上最清晰责任划分”方案,让广大市民看到了希望。

但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存在扬尘污染现象的工地反馈给相关单位时,总是回复称“尽快处理”、“我打个电话问问”等,责任划分明确了,少了相互“推诿”,这是值得赞赏的。但愿规定不只是写在纸上,而应该各司其职,付诸具体行动中。

期待着那些“尽快处理”、“我问问”能真的处理好……

相关新闻

向PM2.5宣战 给立交桥、屋顶“穿绿衣”

6月17日上午,由河南省城科会、郑州市城科会、郑州市建委、郑州市园林局主办的“郑州宣战PM2.5屋顶与立体绿化学术报告会”在郑州举行,著名绿化专家、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秘书长王仙民建议,郑州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给大型立交桥,小区楼房屋顶、墙体“穿”上绿色“外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吸附雾霾,还可以消除城市热岛效应。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

6月18日,郑州市富民路数百米黄土路段,车辆通过后扬尘四起

6月18日14时,郑州市西三环宋庄临街路段,工程机械在拆迁中荡起的大面积扬尘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