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成为第二批案例地区 唱好同欧盟城市合作的“春之声”

24.03.2017  09:22

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批复郑州市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这是继广州开发区、天津市、成都市、武汉市、汕头市等5个地区之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二批案例地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于志在国家中心城市、当好全省发展“龙头”的郑州而言,能够跻身第二批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意味着为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平添了一个新支点。

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欧洲,亟须中国这样的大市场来消化,中国需要借助国际技术合作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欧洲一直是我国国际技术合作的主要来源地,这正是中欧合作的深厚根基。

2013年国家首次批复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时,有专家把入选地区比喻为开辟了一条迈入“工业4.0”时代“超时空隧道”,并不夸张。成为“案例地区”的广州开发区,同奥地利的上奥地利省科技与营销中心、德国耶拿市政府签署“结对合作”备忘录;加入丹麦“INDEX”伙伴城市网络项目,通过共享品牌及其独特的国际资源,打造广州工业设计国际化合作平台。事实证明,首批“案例地区”借助国家政策,同欧盟各方的合作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互利共赢的空间不断拓展。

谋大局、开新篇。我省每天有15.64万个包裹进出,目的地遍布全球各个大洲、全国所有省区,郑州是河南跨境电商的“大本营”;我省拥有肉类、冰鲜水产、水果、整车指定等8类口岸,数量全国第一,郑州是河南口岸经济的“核心区”;我省的两条陆空通道横贯亚欧,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全面开工,郑州是河南交通立体通道的大枢纽。伴随着郑州成为第二批“案例地区”,其国际城市“朋友圈”势必快速扩容,如何成为“国际范儿”城市,成为现实的倒逼。

发力开放,合作共赢。作为我省改革开放的龙头,郑州开展好“案例地区”建设,既事关“基本形成内陆开放高地,开放型经济水平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目标的如期实现,更关系建设出彩中原的大业。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硕果,郑州必须加快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因为所处的发展经纬度不同,郑州和欧盟城市之间在发展理念和路径上,势必存在一些壁垒。只有在开放上下功夫,围绕体制、机制、产业转型、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才能拿出高水平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找到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唱好同欧盟城市合作的“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