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着力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

17.03.2015  11:04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工信委获悉,根据郑州市《关于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到2020年,郑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万亿元,实现工业总量大幅跃升,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2020年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万亿

      按照《意见》,郑州市将力争经过3~6年努力,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千亿级战略性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内知名度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大产业基地,努力建成全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世界“金刚石之都”,实现全市工业总量大幅跃升,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到2015年底,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800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6万亿元;到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万亿元;到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万亿元。

      瞄准产业前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按照《意见》规划,郑州市将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水区为主,瞄准产业前沿,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科教、研发优势,搭建创新平台,凝聚创新要素,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板块。

      其中,高新区重点建设IT产业园、“北斗云谷”,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水区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及研发、工业创意、3D打印、应用软件、移动互联、智能安防、系统集成等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到2015年底,创新发展板块工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到2017年,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产业加快向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板块。到2015年底,转型升级板块工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到2017年,工业产值达到9000亿元;到2020年,工业产值达到1.4万亿元。

      依托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基地影响

      按照规划,郑州市将加快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两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战略支撑产业为主体、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体系。

      以富士康、海尔、格力、威科姆、辉煌科技等企业为龙头,做大信息家电产业,做精应用电子特色产业,提升软件信息服务支撑作用,拓展电子商务应用空间,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兴业态,大力推进骨干企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努力将郑州市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全国有影响的软件信息服务基地。

      依托宇通客车、郑州日产、东风日产等,大力发展整车、专用车、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汽车后市场。着力打造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建设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郑州汽车城。

      重点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加快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重点培育智能终端、高端装备、超硬材料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15年底,10个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0亿元,其中智能终端产业集群超过3000亿元,新型耐材产业集群达到1500亿元;到2017年,10个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1万亿元,其中智能终端产业集群超过5000亿元,新型耐材产业集群达到2000亿元,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达到2000亿元;到2020年,10个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万亿元,其中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力争达到1万亿元,新型耐材产业集群达到3500亿元,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突破2000亿元,其他产业集群均超过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