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记者探访一类民生工地这样干

24.11.2021  20:45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新昌

继11月2日,郑州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后,预警再升级。11月24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郑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自24日8时郑州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措施,解除时间另行通知。早在23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的紧急通知,建议郑州等14个省辖市(区)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及Ⅱ级响应,商丘等2个省辖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及Ⅲ级响应。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启动后,对市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特别是民生工地项目有哪些影响?

【市民】减少外出,绿色出行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气象台和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会商结果,11月25日至29日,郑州将经历一次中重度污染过程。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也是在此背景下,经郑州市政府同意发布的。需要市民注意的是,儿童、老年人、住院患者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易感人群留在室内,确需外出的,应当采取防护措施;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如不可避免,应当采取防护措施。此外,郑州也将停止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

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约占排放总量的60%,挥发性有机物占23%左右。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下,建议市民绿色出行,鼓励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驻车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减少机动车日间加油。

【探访】一类民生工程这样干

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启动后,对以扬尘源、移动源为代表的工地项目有着严格约束,涉及到土方外运,商砼罐车、建筑物料运输、装饰等等方面。在如此背景下,一类民生工程是如何施工作业的?

24日下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区域龙湖内环北路南、龙源西三街东的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工地,这里正在进行垫层施工和土方作业。全自动360度旋转的雾炮,全程湿法作业,土工布全覆盖……虽然是大风天气,又赶上土方作业,记者在现场并没有看到扬尘。

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执行经理常群峰介绍,根据施工进度,本月底将完成基础施工,春节前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预计2022年6月开始部分建筑外幕墙施工,2023年6月底完成主体建筑施工,2023年12月底竣工投入使用。“项目会严格落实‘八个百分百’,作为一类民生项目,尤其是在污染管控特殊时期,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赶工程进度的同时,也为市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常群峰说。

何为一类民生项目?据了解,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优先保障“地铁、冬季供暖、学校、医院、国家资金扶持项目、影响群众回迁的安置房及省市人才公寓工程、重大产业项目、铁路代建及影响铁路运输的工程、短期内完工的市政工程、城市内已开工建设的水电气暖管网工程、冬春季植树的园林绿化项目以及出现安全隐患的工程项目”的原则,审批了2021-2022 年共计740项秋冬季民生工程名单,其中一类民生工程294项;二类民生工程446项。橙色预警期间,允许一类民生工程在达标情况下正常组织施工,允许二类民生工程及进行除土石方作业外的其他工序作业。

【责任编辑:孙晓艳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