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发力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18.11.2014  17:5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定,省委、省政府也就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多项工作部署。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郑州市充分认识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开放创新双驱动作为全市发展的主战略,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加快确立科技创新的新坐标。

郑州市委、市政府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不断强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的协同配合。市政府成立了“郑州市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今年6月份,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同志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工作,要求郑州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两方面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郑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把深化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作为唯一主题,根据全会安排,7月13日?17日,全市党政代表团赴南京、苏州和杭州考察学习开放创新工作,7月18日?19日,安排了专题讨论,7月20日,召开了全会。根据全会精神,郑州市密集出台了《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意见》(郑发[2014]20号)、《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郑发[2014]34号)、《郑州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管理办法》(郑郑[2014]42号)等政策意见,力求形成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

未来一段时间,郑州市确定了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 谋划郑州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撬动点和重大平台。借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探索建设郑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各开发区和县(市)区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和模式,使园区具有“特殊的制度创新、特别的政策支撑、特定的区域载体、特有的功能体系”,实现园区创新功能、创业功能、产业功能、辐射功能的融合发展,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动力,形成以建设郑州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领的“一区多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多点聚合效应。 二是 从八个方面进一步强化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分别是:构建现代产业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市场体系;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构筑高效有力的保障体系。 三是 加快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载体环境。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特色鲜明、配套协作”的原则,高标准谋划建设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单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科技服务、人才集聚和生活服务的集约功能。创新创业综合体纳入政府要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服务创新创业。推动全市到2018年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