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区中招考试结束 胡辣汤进入化学考题

27.06.2014  12:29

中考结束,身穿印有超人logo图案T恤的考生自信地步出考场。

  □记者谭萍文许俊文摄影

  阅读提示|昨天下午,随着一声铃响,为期两天的郑州市区中招考试落下帷幕。今年中招考试,河南名吃胡辣汤、中俄海上联合反潜演习、折纸等元素和话题纷纷进入考题。大河报记者邀请郑州外国语中学、郑州五中的多名一线名师对试卷进行点评,老师们普遍认为,今年试题比往年略难,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语文紧扣教材,重视积累

  点评教师:郑雅娟,郑州五中教师

  考查内容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卷在结构、题量、基本考点和难易程度上继续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试卷从词语积累、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语言综合运用到古诗文阅读,涉及初中语文全六册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注重考查基本功。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也涵盖了语言概括、人物描写赏析、议论文论点的确立、论据的作用和论证的结构特点等内容,所选择的阅读材料虽在课外,但知识点在课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试题稳中有变,注重能力考查

  点评教师:胡小梅,郑州外国语中学十佳青年教师、郑州市名师

  今年数学试题的题型和去年相同,稳中求变、变中有新。问题背景多选取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如“中俄海上联合反潜演习”“折纸”、“课外体育锻炼”、“电脑销售”等,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现“过程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学关注生活情境的数学化、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让问题“返璞归真”。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正确识别几何模型能力的要求较去年略高。

     ◆英语整体比去年略难 ,书面表达让人有话可说

  点评教师:毛银枝,郑州外国语中学英语老师、高级教师;谢菲菲,郑州五中初中英语组教研组长

  试题灵活性较强,总体比去年稍难,尤其是补全对话有点难。其他的题则紧扣大纲,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15分的单选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今年的试题提示学生们,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还要灵活运用。

  书面表达题目是MySpe-cial___。属于开放性命题,以写人,叙事为主。最大的特点是提示语非常清晰,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化学 胡辣汤入考题,10%的题目有难度

  点评教师:李霞,郑州外国语中学十佳青年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

  试题突出了化学主干知识,无偏题、怪题等。与今年《说明与检测》中的“考试范围与要求”保持一致,约有10%的题目有一定难度,如对信息型化学反应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填空题中有多个难题,考查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考试应变能力。

  试题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河南名吃胡辣汤、氢能源的优点、工厂的废硫酸如何变废为宝等情景试题,突出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关于胡辣汤的试题是这样的:“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小麦粉、B大葱、C牛肉、D红薯粉条。”答案是C,牛肉。因为,初三化学的最后一章学的是“化学与生活”,告诉学生吃什么有营养,喝什么更健康等。

  ◆物理 注重基础知识,试题贴近生活

  点评教师:武欣欣,郑州外国语中学十佳青年教师

  今年试卷中的惯性、电荷、物态变化、比热容等考点均为课本上最基本的知识,再次明确在物理学习中不要过分关注偏题、难题、怪题,而是要脚踏实地先把最基本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理解好。

  实验探究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考查,如果学生不亲自做这个实验,没有体验这个实验过程,不去经历实验中的突发情况,光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是不够的。

  融知识于生活情景中,加强物理知识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过程,提炼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思想品德 关注热点,要求学生具备广阔视野

  点评教师:麻玉东,郑州五中教师

  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关注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国内外形势,要求学生在驾驭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广阔的视域。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试题联系省情更加突出,“辨析题”、“观察与思考题”均以省情、市情为背景,设计更加新颖,有较强的创新性。

  需要指出的是,试题的设问形式更加多样,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既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又有谈启示、出主意、想办法,还有采取行动等,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应试能力要求较高。

   ◆历史 试题难度增加,死记硬背难拿高分

  点评教师:李素真,郑州五中教师

  试题难度较之去年有所增加,尤其重视对情景材料分析处理能力的考查,体现出与高中接轨的趋势。

  “无题不材料,无材料不命题”,是今年中考历史试题的一大特色。整套试题所取的材料极为丰富和新颖,来源多样、图文并茂。尤其是主观题,突出表现在对材料解析、整理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不能从书本中某一方面直接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对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迁移,才能组织较为完善的答案。

  出题的方式和角度与以往相比更加新颖,如21题、24题。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或考前突击,想轻松获取高分比较困难。整套卷子对于成绩中下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