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如何助力潜在“独角兽”实现蝶变?

24.09.2022  08:10

策划 社区互动运营中心 执行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帅

在国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未上市,符合条件1—3条,且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这就是独角企业的申报条件。

郑州的独角兽企业为何如此之少?对比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郑州独角兽企业发展该如何补足短板?如何助力种子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发展壮大?连日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多方采访,寻找答案。

省、市政协会议多次给出了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建议

2020年,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民革河南省委关于培育独角兽企业助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从“政策引导扶持目标不聚焦”、“产业引导基金靶向偏移”、“双创理念保守,大部分创业团队低定位、小战略”、“人才引进难、引进贵”、“河南籍企业总部外地化”五个方面,提出了河南培育独角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这些主要问题,提案中也给出了对策建议,如:建议大力培育打造一批“独角兽企业”,让优秀企业家尤其是河南籍企业家留在或回到河南创业兴业。

同时,提案还从“学习先进区域成功经验”、“设置高效的培育管理机制”、“设置多层次多元化培育扶持体系”、“打造独角兽企业培育专项融资机制”、“开展‘引凤回巢,促企回乡’工作”五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其中,“学习先进区域成功经验”就是对标北上广深粤浙渝,建议出台《建设河南省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从创新环境、发展路径、人才体系、扶持政策等方面,对“准独角兽企业”、“独角兽培养企业”等进行系统分析,开展“精准靶向治疗”。在2019年、2020年、2021年,有多位省、市政协委员对于河南省、郑州市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给出提案,并对存在问题,给出了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建议。

培育独角兽企业,郑州有地区已经出台相关培育政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2019年,河南省政府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的意见》中提出,2020年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500家,并培育出2—3家潜在的“独角兽”企业,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颠覆性创新技术、爆发式成长、竞争优势突出、未来发展潜力大的“独角兽”企业。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在几年前也开始布局,并走在郑州市各区的前列。

在人才方面,对经认定的瞪羚或独角兽企业(含潜在瞪羚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等年度应纳税工资薪金收入40万元以上的各类人才,每人每年补贴最高20万元,每家企业最多10人。

在科技创新专业服务补贴方面,每年发放额度不超过5000万元创新券。其中,独角兽培育范围企业每年最高申领50万元。

在独角兽企业认定奖励方面,对首次通过高新区独角兽、准独角兽、种子独角兽企业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于连续两年被认定为独角兽、准独角兽、种子独角兽企业且科技活动投入强度(即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及企业估值正增长的,再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截至今年1月,郑州高新区已发掘1家准独角兽企业、6家种子独角兽企业。

对比北上广深

郑州独角兽企业发展还有哪些不足?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介绍,独角兽企业是属于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潜力大的企业。这些企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和支撑作用。它不仅自身可以为地区贡献较大产值,还可以带动若干行业发展,能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注入澎湃动能和巨大动力。

对比北上广深等大型城市,他认为郑州有三个方面因素,导致独角兽企业目前偏少。第一方面,是郑州市的产业结构整体上偏传统,尤其是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较多、块头儿较大,而高科技行业领域的企业较少,尽管郑州在近年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中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要承认的是,郑州的产业结构依旧比较落后,无法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相比。第二个方面,他认为郑州市现有的一些高成长性企业,其自身在管理和运营,以及借用金融资本、引进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自身定位底、突破力度不够等原因。第三个方面,他认为政府在扶持企业方面也有部分原因。相关政策出台后,部分地区未从专业领域分类精准对潜力企业进行扶持,也未加大对准独角兽企业的培训力度和扶持力度。

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

郑州要如何补足短板?

如何补足郑州培育独角兽企业发展短板,宋向清表示,首先,应逐步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学习,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比重,出台更多的精准扶持政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政策扶持创造条件,使更多潜力企业、准独角兽主动向独角兽企业靠拢,从而带动发展。

其次,应充分利用天使、创投、私募、新三板、创业板、科创板和主板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潜力企业、准独角兽拥有充足持久的资本支持,促使企业管理和运营规范化,助力提升其品牌价值。

最后,应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多向潜力企业、准独角兽倾斜,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高企业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许多内地城市都有一项“通病”,那就是人才引进难,本地人才留不住。而在这方面,既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引进,也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给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培养空间和上升空间,让本地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成长,让引进的人才能看到上升空间,留得住、留得下,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宋向清说,他相信,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只要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扶持力度,多出台一些有助于准独角兽企业的精准扶持政策,加大对国内外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引进力度、招商引资力度,以及人才引进,郑州未来的独角兽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