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学会志》连续报道郑州大学麦松威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响因子为13.18)连续报道了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麦松威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银硫簇表面原子精确的配体取代:实现簇功能性与手性的新策略》(Atom-precise Modification of Silver(I) Thiolate Cluster by Shell Ligand Substitution: A New Approach to Generation of Cluster Functionality and Chirality)的第一作者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李思,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臧双全教授与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广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另一成果《原子尺寸精确的超原子银纳米簇的精准修饰与定向组装》(Atomically Precise Site-specific Tailoring and Directional Assembly of Superatomic Silver Nanoclusters”),第一作者为学校师资博后王朝阳博士,臧双全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及郑州大学专项基金的资助。
货币金属团簇因其在催化、传感、生物标记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原子尺寸精确的货币金属团簇被报道。然而,这些货币金属团簇的自组装过程通常难以控制,这阻碍了特殊功能化团簇的设计与制备。另外,金属团簇尤其是银纳米簇臭名昭著的不稳定性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研究。所以,目前对于货币金属团簇的研究仍集中在其制备与结构上,而在原子精确团簇的合理设计及分子功能化方面研究的很少。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麦松威院士团队长期从事货币金属(金、银、铜)纳米团簇、MOF基能源材料的研究。近两年来,该团队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Nature Chemistry》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国际知名高水平期刊上。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近期在原子精确金属团簇的设计及分子功能化方面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一种新颖、普适、高效的后修饰方法来制备结构精确的纳米银硫簇。在银硫簇内核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功能配体,并在碱性条件下实现配体取代从而形成分别具备荧光性能、电化学活性以及手性特征的纳米银硫簇。另外,该课题组利用巯基碳硼烷配体自还原得到了具有超原子特征的银硫纳米簇并通过表面精准修饰使其稳定性大幅提高,同时创造性地利用双齿配体将其组装成银硫超原子基聚合物固态材料。此类方法拓展了纳米银硫簇后修饰和分子功能化的研究,为其他金属团簇及簇基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光电材料、手性光学设备、生物医药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王亚灵 供稿)
文章链接:银硫簇表面原子精确的配体取代:实现簇功能性与手性的新策略 http://pubs.acs.org/doi/10.1021/jacs.7b12136
文章链接:原子尺寸精确的超原子银纳米簇的精准修饰与定向组装 http://pubs.acs.org/doi/10.1021/jacs.7b1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