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2号线十一前试运营 郑徐高铁年内开通

25.02.2016  11:50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取得哪些成绩?市民生活有哪些改善?昨日上午,郑州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马懿代表市政府交出了一份“成绩单”。

   2015GDP

  增长10.1%

  分别高出全国、全省3.2个、1.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分别高出全国、全省9.6个、3.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

  进出口总额:增长22.9%,增速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

   调整行政审批

   减至11项

   明确市本级权责7478项

  ●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注册资金分别增长21.9%、15.8%。新增挂牌企业50家,挂牌上市公司累计118家,居中部六省会城市前列。

  ●智能手机产量突破2亿部,约占全球供货量的七分之一;富士康液晶面板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郑州机场开通客货航线171条,客运量1729.7万人次,货运吞吐量40.3万吨。

  ●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一期建成运营,“四港一体”合作发展机制初步确立。

  ●郑欧班列全年开行156班,实现每周“去三返二”的常态化运营;国际邮件转运口岸及肉类等进口指定口岸获准运营。

  ●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业务走货量突破5000万单。

  ●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建成1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60家,培育科技创新团队36个,引进科技领军人才82名。

  ●全市会议费同比下降18%,“三公”经费同比降低7.2%。

  ●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21件、省政协委员提案44件,市人大代表议案6件、建议59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821件,议案、建议和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99.3%以上。

  ●未来路下穿金水路等工程竣工通车。完成支线路网138条,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3万个。

  ●全年累计启动村庄拆迁改造359个,开工建设安置房4414万平方米,回迁群众42.6万人;市场外迁58个,三年目标基本完成。

  ●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6个,建设安置房1177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9.9万人。

   新建幼儿园

   47所

   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

   37所

  ●妥善安置5.6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一大批优质医疗资源项目投入使用,新增床位9300张。

  ●新开工公租房1万套,建成保障性住房4.85万套。

  ●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提升2.6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粮食产量达到168万吨,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

  ●产业集聚区对工业增长、投资拉动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6.7%、47.4%;经开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六星级产业集聚区。

  ●拆改市区燃煤锅炉110蒸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9.7万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基本达标。

  ●新增绿地1201万平方米,新建公园游园28个;建成森林公园9个、林业生态廊道467公里,植树造林7.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4%。

  ●新增省级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社区)100个、省级示范村(社区)5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