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国平义务诊所”悄然歇业 老医生身体吃不消

05.06.2014  10:36
  核心提示:从最初的门庭若市,到一个多月前只送免费午餐不再看病,再到近日拆招牌、清物品,彻底中止运营——6个多月的时间里,曾被国内媒体誉为开创了国内医改新模式的郑州“国平义务诊所”,走过了它犹如昙花一现的生命旅程。
  
  如同开业时的低调,这家诊所此次关门也很低调,到底有何隐情?这家曾被志愿者、患者及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社会资本开办的公益性医疗机构,为何没有实现稳定运营?这种新的尝试,有无可能再有后来者?
  
  变故
  
  “国平义务诊所”人去楼空
  
  昨日下午1时20分,郑州市纬五路与经一路交叉口东北角,原本醒目的蓝色大字招牌“国平义务诊所”已经不再。门面房2楼上,“义诊为民,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红色大字却依然醒目。
  
  透过上锁的诊所玻璃大门,一楼大厅内各种物品搬动后留下的灰土、碎屑随处可见。张贴着“为民义诊博爱奉献”的郑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心吧台上,一些文本、办公用品凌乱摆放,旁边墙上还有“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铭牌。
  
  紧临诊所的肉夹馍小店店主说,6月3日下午,有人到诊所内,拉走了部分物品,并将大门上锁。“实际上,诊所已有大约一个半月时间没有医生接诊了,只对外派送免费午餐。”他说。
  
  曾经,门前病号排长队
  
  诊所如今的萧条景象,也让附近居民贾先生倍感诧异。拿出于今年4月份用手机拍摄的诊所门庭若市的照片,贾先生说,从去年11月11日开始运营以来,人气一直很旺,病号最多的时候,队伍都排到了诊所门外。因为病号太多,诊所不得不“限号”。即便是只派送免费午餐,诊所也吸引了周边多家大型医院的病号家属前来尝鲜。
  
  “免费给人看病挺好的事,怎么说关门就关门了?是不是因为缺钱了?这儿的门面房租金肯定不低!”他说。
  
  诊所低调关门,引来不少网友的叹息。一些不愿相信此事的网友,甚至专门前往现场查看。至于歇业缘由,更是在网络上引发了包括不少大V在内的网友们的热议和猜测。
  
  调查
  
  关门主因是老医生身体吃不消并非资金问题
  
  昨日下午4时09分,大河报记者电话联系到“国平义务诊所”的创办人周国平。此时,这位已年近古稀的老人,刚经过郑大一附院的专家会诊,正参加一位友人的葬礼,声音中透出了明显的疲态。
  
  周国平证实,因所租门面房租赁合同到期,下半年房租未付,诊所的诊疗业务,包括免费午餐在内,确实都已正式中止运营了。“诊所里还没搬走的物品,都属于红十字会的资产,将来也会被转移。
  
  他还介绍,诊所所租门面房共488平方米,每月租金5万。当初从购买医疗器械、选址到装修,共花了150余万元,其中除他的积蓄及亲友的支持外,主要来自一家企业和红十字会的赞助。
  
  “资金压力确实有,但这不是问题,至少红十字会的账上,还有80多万元,随时可以申请使用。”说到诊所歇业的原因,周国平说,主要是因为他和其他坐诊老专家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了”。
  
  “平时坐诊,一天一二百个病号,忙得不行,血压经常都是160~110,心率也不好。多年前,心脏做手术植入了起搏器,但这么多年来,连每半年一调试的时间,我都抽不出来。”他说,“最近又查出胃溃疡、肾衰、肝功能不正常,出现肾衰症状,加上家族遗传的糖尿病,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周国平说,不仅如此,在诊所坐诊的其他老专家身体也都亮起红灯。比如82岁的赵长水主任医师,患肝癌好几年了,目前需要经常输蛋白药品,但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也坚持不下去了。
  
  “还能在诊所撑下去的两位老专家,因为没了我这个领头人,也不敢再冒着风险坐诊了。”他说,其实从诊所创立之初,包括医生执业注册在内的多项业务,都不够规范,幸好没有出现医疗事故,否则相关责任会让诊所难以承受。
  
  当然,周国平也坦承,没有收入,对在这里服务的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凭一时的热情可以,但长此以往,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会难以支撑,毕竟大家还都需要养家。
  
  展望
  
  “摸石头过河”得来的经验和教训能否催生真正的慈善医院
  
  早在2013年开始运营之时,“国平义务诊所”因其独创的免费诊疗、医药分开体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更被国内众多媒体誉为开创了国内医改的新模式。
  
  有人盼其能蹚出一条医疗机构惠民的新路子,甚至希望它能够开设分院,也有人对它能否持续运营表示担忧。
  
  对此,周国平昨日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慈善医院”在澳门等地已有百年运营历史,此医疗模式值得探索和实践。
  
  周国平说,虽然诊所关门,但他对自己所做的慈善医疗探索不后悔,“我们给成千上万的病人免费看了病,这就是成效,摸石头过河得来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后来人的财富”。
  
  这也难怪,这位曾担任了30多年医院院长的老医生,毕生致力于创新。他所领导的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早在2008年就首推“先看病后付钱”举措,并创出了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得到卫生部的肯定。
  
  回想此次创新之举的半途而废,周国平说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政策卡得太死了”。
  
  “按规定,坐诊医生多点执业受到的限制很多,使得有精力、愿意来诊所志愿服务的医生,不能名正言顺过来坐诊,这是很棘手的问题。”他认为,没有稳定的医护人员,诊所的稳定也就无从谈起。
  
  “对真正的慈善医院,我从来没有放弃信心,我可能做不了了,但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样的机构发展起来。”他说。
  
  新闻1+1
  
  免费午餐仍可运营,期待协作
  
  受诊所歇业影响,此前诊所坚持向困难病号及家属推出的免费午餐项目也不得不停滞。
  
  这家挂靠在“国平义务诊所”、分开运营的免费午餐项目,运营方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PA(公共管理研究生)河南校友会。此前,该项目从去年11月18日开始在诊所实施,由志愿者在正规饭店购买饭菜,而后对在诊所及周边医院看病的困难病号及家属现场发放,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受益。
  
  “我们仍有约8万元剩余资金,希望能有餐饮机构、志愿者组织与我们协作,我们将通过赞助资金、购买饭菜、买断经营等方式,继续让困难病人及家属受益,共同推进这项慈善事业。”该校友会秘书长黄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