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雏形已现,预计明年年底建成开放

21.12.2018  14:16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电影里黑客入侵,采用高科技手段在博物馆里偷天换日,这样的镜头看起来是不是很刺激,可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真的会发生吗?

【探访】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雏形已现,预计明年年底建成开放

12月20日,郑州市管城区东大街路南(文庙对面),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下简称"两院"项目)已经悄然实现土建完工。

在一台吊机的帮助下,这栋11.99米的三层建筑被覆盖了绿色防尘布,看不清楚建筑真容。

不过在北侧一角处,河南商报记者看到有工人已经在做外墙装饰工作。

"两院"项目建设用地3.9万㎡,总建筑面积7.5万㎡,分地下2层,地上3层。

其中,地上是2到3层的建筑,有展厅、实验室,文物修复办公室。地下2层,主要是文物仓库、设备用房。

如果建成后,这栋建筑内各空间之间有走廊相连,垂直交通由电梯、扶梯和棱梯连接。按照设计,"两院"项目可容纳1500人同时参观。

"预计明年三四月份外墙装饰即将完工。"郑州博古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博古工程部负责人张志强说,目前已经开始陈展项目设计招标工作,预计最快明年年底建成对外开放,届时这里将成为郑州的一处文化新地标。

据了解,"两院"项目位于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范围内,邻近东、南城垣内侧,北至东大街,西至塔湾路,是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核心建筑,也是商都历史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解读 】

这栋建筑会说话,"金玉共振"彰显郑州历史辉煌

郑州市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有西方学者将商代称作"青铜和玉"的年代。郑州商城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更加印证了古代郑州青铜铸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冶铸技术工艺水平之高、技术之精良,令人叹为观止。

据了解,郑州商城内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其中最珍贵者如玉戈、玉铲、玉璋、玛瑙等玉器,反映了制玉工艺有相当高的水平。

因此"两院"建设的主题就是"金玉共振"。

张志强说,"两院"项目西南门,建筑外层倾斜的墙面,用粗粝的石材,和层接的表面变化,隐喻着考古土层的层层叠叠,做出厚重的肌理和质感,同时也象征着文物表面那些粗粝的外壳。

向上,随着外壳的剥落,露出了由展厅等构成的巨大建筑,温暖的米色洞石温润细腻,用建筑语言表达了将层层厚重的表象剥落后显示出"",这""由玻璃幕墙组成。

想象一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随着天空的变化,这""将呈现出微妙、丰富的色彩与表情。镶嵌之上的精致金属线与别透玻璃体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好似宝石历经了时间的打磨,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闪亮。

按照设计,站在馆内,透过玻璃幕墙就能远眺百米外的商城遗址,实现古今对话。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显现出来商都文明"金玉共振","如珠如玉"的文化内涵,更昭示了郑州作为历史古都璀璨的过去和辉煌的未来。

据了解,"两院"项目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防盗】

一人高的"铜墙铁壁",黑客来了也要哭了

电影里黑客入侵,采用高科技手段在博物馆里偷天换日,这样的镜头看起来是不是很刺激,可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真的会发生吗?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两院"项目的第一道防线是"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商都博物院周界、馆外围区域、各出入口、各通道、电梯轿厢、重要库房、文物养护室、文物修复室、重要房间出入口、重要机房、展厅、文物运输通道等区域实现图像监控功能,同时对文物库房、展厅、文物修复室、文物养护室等重要区域及通道实时监控。

此外,还有专门的安防专网将监控图像及录像资料传送至监控中心或监控客户端。

第二道防线是"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能完成对防区的自动或人工设防、撤防。探测器发出报警信息后,控制室值守人员可立即获悉报警的具体位置,更神奇的是探测设备并具防拆报警功能。

商都博物院展厅区域,入侵报警系统考虑在展厅围界墙体安装震动探器对墙体锤击等震动进行报警探测,实现对围墙的入侵探测功能,并在展厅内采用吸顶式红外、微波探测器进行入侵探测信号覆盖,通过以上三种探测手段的相结合,实现展厅区域的入侵防范功能。

除了监、防,"两院"项目还打造了自己的"铜墙铁壁"。据介绍,文物仓库最下面是4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板,上面有一层滤板(过滤作用,可防潮),再上面是碎石,高一米左右。碎石上面,又有一层钢筋混凝土板,足有20厘米,算下来足有一人高。

上面的问题,你应该有答案啦。

【意义】

郑州辉煌的历史,要展现出来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潘伟斌说,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郑州似乎是火车上拉来的城市,历史文化并不厚重。

"实际上郑州入列‘八大古都’并非浪得虚名。"潘伟斌提到,郑州商城作为商王朝的开国之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其宏大的城市规模和气势、内城外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

商王朝,作为当时的天下共主,定礼乐,文字高度发展,展现了高度文明。即便到现在,仍有数千甲骨文未被识别。

商城遗址是郑州3600年连绵不断的城市文明的重要见证,出土的青铜器等就是城市发展的活化石。但是这些文物却缺乏足够的手段和场所展示,因此商都博物馆的建设十分有必要。

不过,在潘伟斌看来,即便建设商都博物馆建成也并非大功告成,要知道太久远的东西,大家是看不懂的,这需要专业人员解读。

因此潘伟斌建议,在做文物展示时,要用生动、老百姓能够看懂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让3600年前的文物重新"活"过来。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也认为,郑州是在"商都"生长出来的城市,可以说"商都"是郑州这座城市永远也无法抹去和忽视的文化标识。而建好商都遗址让更多人认识郑州,也是郑州市开展旅游、文化建设的基础。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