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向石家庄学大气污染防治 不必冷嘲热讽

11.08.2015  13:08

温江桦(河南商报评论员)

最近,郑州有点“”,一则新闻说,郑州市长马懿率队去石家庄考察大气污染防治,网民的情绪一下子沸腾了,质疑铺天盖地而来。有人问,倒数第三向倒数第五学啥?有人问,郑州老百姓只配呼吸石家庄那样的“好空气”?甚至有人开始怀疑官员品质了。舆论的唾沫星子四溅,冷嘲热讽、指桑骂槐。郑州果真不能向石家庄取经吗?

极端化的思维要不得,说“不能”的,是持有一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想法——石家庄治污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这相当于把人家的治污努力一棒子打死了。石家庄的空气质量全国倒数第五,当然说不上“先进”,但是,石家庄为了摆脱“差生”的帽子,做了很多工作,也的确有了成效,不再垫底儿,这些努力是不能被抹杀的。所以,只要纵向对比,自身有了进步,当然就会积累一些有效的经验。

关键是,各地环境的“禀赋”差别很大,比如珠三角永远比京津冀空气质量要好。如果按照空气质量全国排名,那让郑州学习三亚吧,但是,郑州、三亚两座城市根本没有相似性,让郑州怎么学?对比来看,石家庄和郑州的环境“禀赋”类似、地域接近,石家庄治理空气污染后来者居上,那么,这样的经验对郑州的借鉴性就会很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人家比你强,想进步,多找几位老师取经、学习,不是啥坏事儿。

对郑州向石家庄学治理空气污染,不必冷嘲热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向谁“学习”都没有关系——好的做法是榜样,坏的做法就是警钟,只要最终能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就可以了。怕就怕,走形式、做样子,学习的时候喊得响,落实的时候静悄悄,甚至一切照旧。郑州去石家庄取到经没有?不仅取到了,还不少。我们关心的是,这些取到的经,能不能在郑州“”起来?

要念好取来的“治污经”,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一家大型房建单位在石家庄和郑州都有项目,对比来看,该单位在两地的扬尘整治硬件方面都差不多,但是在企业精细化管理上郑州不如石家庄。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如果当地政府没有严格要求,企业当然不愿意多花钱,企业治污积极不积极,要看政府决心大不大!是啊,不管学到了多少治污的技术、方法,如果没有治污的决心、铁腕儿、韧性,一切终将成为泡影。

治理环境污染,政府下的决心大小与收效大小成正比。有了决心,在短短一周之内,郑州工地扬尘综合达标率就从合格提升到优秀,空气质量也连续良好。接下来,决心能不能变成恒心?如何把从石家庄学到的“铁腕治理,长效管控”贯彻下去?郑州市民拭目以待,别让老百姓失望。

(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