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去年好天气增加35天 空气质量仍全国后十名

06.01.2015  12:19

昨天,郑州室外雾霾重重

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郑筱倩

去年,郑州市优良达标天数达到163天,与2013年相比,达标率提高了9.6个百分点。但是,郑州市在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依然在后十名上下徘徊。从4日起,郑州空气质量持续在严重污染。环保人士建言,打好治霾这一仗,还需政府、企业、公众携手创造“大环保”格局。

变化

去年郑州好天气天数增加了35天

刚刚送走的2014年,交上了空气质量成绩单。据郑州市环保部门监测,去年,郑州市有163个好天气,达标率为44.7%。

不过,与2013年相比,达标天数增加了35天,达标率提高了9.6个百分点。

具体到污染因子,去年PM10平均浓度为1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PM2.5平均浓度为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5%。

但郑州市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城市中仍处于下游行列。

近况

这几天,雾霾开始在郑州肆虐,从3日的重度污染,再到4日的最高级别严重污染,昨天,被雾霾笼罩的郑州能见度不足百米。

据郑州城区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系统显示,10个监测点位通通严重污染,其中空气质量指数最低的医学院点位也达到464,岗李水库和四十七中点位都爆表,达到500。

声音

企业应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

一直到现在,燃煤仍然是郑州雾霾第一贡献大户。

2013年5月13日,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拆除4台10蒸吨燃煤锅炉,标志着郑州市拆改燃煤锅炉战役全面打响。

截至去年年底,郑州市共拆除和提标改造燃煤锅炉667台。但是一些单位和企业拆改燃煤锅炉进度一直缓慢。比如金水区中亨花园和金城热力公司,一直强调缺乏改造资金,实际拆改工作原地踏步。

同样,施工工地扬尘治理也有明确规范,但很多施工方就是不愿意掏出这笔“多余”的支出。

专家

郑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群说,对这些现象,很多人都提到一个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认为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比如一到国外,很多人都习惯追问,如果当地企业环境违法,会面临什么处罚?

在他看来,企业应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政府应积极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观点

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如今,一旦出现雾霾天,抱怨、责骂声立刻此起彼伏。

人民日报》也曾发文关注这一现状。

文章称,2013年消费者在淘宝抗雾霾用品上下单450万次,花了8.7亿元。但愿为被动防御埋单,却很少为主动减排出力。吃露天烧烤、去没有油烟治理设施的餐厅,有多少人关心污染物排到了哪里?

2013年10月1日,郑州开始执行“黄标车淘汰补助政策”。依据该政策,黄标车车主申请提前淘汰,最高可获18000元补助。但曾被寄予厚望的“黄标车淘汰补助政策”,在郑州遇冷。截至去年年底,仅有726辆“黄标车”申请提前淘汰,相当于平均每1000辆黄标车,仅有4辆申请提前淘汰。

一边期盼蓝天,一边污染空气,现实地存在我们的生活里。日前,郑州市交警部门发布数据显示,去年郑州一下增加了42万辆机动车,截至去年年底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近279万辆。

专家

目前,我国还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形成一种环保文化,因为文化是自觉维护,这个程度还没达到,所以需要更多人倡导、呼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周宏春说,只有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协调推进的情况下,吸引社会公众参与,促成互动局面。

进展

环境违法将加大处罚力度

今年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生效,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条款,加大了处罚力度。

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将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郑州市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也就是说,除了煤之外,凡是高污染燃料,都不得在划定的区域内燃烧;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逾期不治理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未采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责令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专家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治霾这场战役没有旁观者,政府要制定政策、完善法律、严格监管,企业要履行责任、舍得投入,个人也要积极行动。三方携手创造“大环保”格局。

新环保法专门有一章涉及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这将是在法制的基础上,推动大环保的一个雏形。”马军说。

相关链接

治理雾霾 部门有责

按照《河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郑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的规定,以及部门职责分工,治理雾霾各职能部门管理职责为——

环保部门:根据污染现状及成因向市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企业排污的监管,按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对违法排污的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者的查处力度;对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建成区和其他居民集中居住区施工或者从事其他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造成扬尘污染的管理。

公安、交通部门:加强对机动车的管理,落实“黄标车”的淘汰工作,加大对不采取遮盖等措施造成道路遗撒和扬尘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减少机动车引起的污染。

发展改革部门:根据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制定能源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企业升级改造,通过使用新技术、新能源在保经济的同时降低污染。

城管部门:负责露天烧烤、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

园林绿化部门: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