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南部居民后天喝上丹江水 南水北调今入刘湾

15.12.2014  13:11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仪式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仪式

   

    刘湾水厂

   

    刘湾水厂

   

    刘湾水厂

   中原网讯(记者 于梦溪 殷海涛 实习生 王邵怡 李智) 12月15日上午,随着南水北调总干渠刘湾口门闸门徐徐升起,南水北调水进入郑州市刘湾水厂,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48小时后,经过疾控部门检测后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丹江水就将流入郑州南部居民家中,明年春节前后,郑州所有市民都将逐步喝上丹江水。郑州市民用水从最早的井水到贾鲁河水再到黄河地表水,今起以水质更为优良的丹江水为水源,城市供水品质又一次得到提升。

  15日上午,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仪式在郑州市刘湾水厂举行。10时20分,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宣布:“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

  河南省南水北调办主任王小平汇报了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通水准备工作情况。

  郑州市市长马懿向工程建设者和移民群众表示感谢,马懿表示,要抢抓居民用水,保障移民发展,确保工程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甘甜的丹江水成为造福郑州市民和沿线居民的幸福之水。

  据介绍,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和受水区,是中线工程建设的主战场,是沿线各省市中渠道最长、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施工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南省境内全长731公里,占中线工程总长的57%,分配河南省年用水量37.69亿立方米,约占年调水总量95亿立方米的40%。

  郑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从总干渠7座分水口门引水,分别向新郑市、航空港区、中牟县、郑州市区、荥阳市和上街区供水,年分配水量5.4亿立方米,受水水厂10座,其中郑州市区分配水量2.95亿立方。

  随着南水北调水的流入,刘湾水厂正式投产,填补了郑州市南部没有水厂的空白。刘湾水厂是郑州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工程受水水厂之一,建设规模为日供水40万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除京津外日供水量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表水厂,有预处理、深度处理及污泥处理,将为郑州市区嵩山路以东,航海路以南,中州大道东西大部分区域提供水源。

  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传处处长贺春飚介绍,刘湾水厂建设近4年终于通水,对郑州城市供水事业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填补了郑州市南部没有水厂的空白,使郑州市供水格局更加合理,提高了郑州市供水安全可靠性。解放初期,郑州市民饮用井水。1954年柿园水厂投产,以贾鲁河为水源。1971年,为了满足郑州市民生产生活需要,郑州市政府实施“引黄入郑”,选用黄河地表水为水源,黄河水养育了一代郑州人。时至今日,郑州从部分区域开始以水质更为优良的丹江水为水源,郑州市城市供水品质得到了质的飞跃。

  据了解,经过深度处理及防疫检验,两天后,郑州南部市民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2015年春节前后,以黄河地表水为水源的柿园水厂和白庙水厂将置换成南水北调水,丹江水将逐步实现对郑州市的全覆盖。

  刘湾水厂通水后,由于水流方向和流速的改变,老旧管网会出现短暂的水浑现象,市民可打开水龙头放水,如仍未有好转,可拨打自来水客服热线67680000。

编辑:岳文帅 联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