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南三环积水综合治理进入收尾

27.09.2022  07:21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帅 文图

1000余名工人、176处各类管线改迁、7.4公里雨水主涵、4148箅收水井、100天完成雨水主涵建设、郑州首条行泄通道付诸实践……一切数据无不显示,郑州市南三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的艰巨和艰辛。

那么,这项工程进展咋样了?大河报邻妹妹现场实地进行了探访——如今,除了污水管线即将全线贯通,及剩余的道路和绿化恢复外,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已然进入尾声。

回顾

施工短短一百天 7.4公里“双车道”雨水主涵落户郑州

今年2月20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提出南三环雨污水管线改造事宜。随后,郑州市政设计院立即组建项目组,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成立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成立项目部负责项目建设工作。

3月25日开工后,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六个标段同时进场,将南三环(工人路至通站路段)分为六截,挖基坑、打护桩、做底板……

4月16日,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雨水主涵全线有了第一块底板,4月22日,全线第一个新建1000米顶板用时12天……其间,因管线众多,管径大,涉及水、电、气、暖,以及通信等多个部门,最多时,有1000多人同时奋战,整个工程各类管线改迁多达176处。

7月5日,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实现7.4公里“双车道”雨水主涵全线贯通,即标志着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如期在汛期发挥功能。

目前,南三环污水管线施工进入收尾,除了污水管线即将全线贯通,以及剩余的道路和绿化恢复外,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整体项目已进入尾声。

探访

首个行泄通道付诸实践 4148箅收水井南三环安家

9月20日下午,在郑州市通站路西干渠桥,一条长30余米的沥青道路于桥东从路边延伸至桥下,周围有多名施工工人正在安装石质护栏,这沥青道路就是郑州市首个付诸实践的行泄通道。

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贾利庆告诉记者,这条行泄通道作用是,一旦雨水主涵遇到极端降雨天气,排量已满,行泄通道就能利用道路坡度将路面雨水引导排入河道。这条行泄通道也是郑州市首个付诸实践的行洪通道。

在行泄通道的下方,设有像台阶似的“水簸箕”,底部还设有“消力池”。贾利庆介绍,“水簸箕”和“消力池”都是为了消减水流冲击力,保护河床。

在南三环与行云路交叉口向东的高架下桥口两侧,这里的路边有长达百余米,单处收水井达265箅之多的联合式收水井。郑州市政设计院工程师徐磊介绍,南三环的联合式收水井有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联合式收水井除了能沿着路面收水,侧石上还开有收水口,相当于是增加了收水面积。二是数量的变化,南三环上的联合式收水井最少一处有数十箅,最多一处能达到265箅,整个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共设置联合式收水井多达4148箅。

另外,贾利庆告诉记者,南三环新建雨水主涵西干渠排水口排量是50个流量,南三环上的联合式收水井是4148箅,总收水量每秒能达到82960升,再加上原有设施,既保证了南三环的积水排放,也确保了积水能够及时收走。

开心

项目进入收尾 血压降了,“也有人情味了”

采访中,该工程项目部的多名工作人员也不禁诉说起了施工期间的紧张和小故事。

那个时候,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是最“不近人情”的,每天都是一天早中晚“三催”,全员无休,彻夜值守,吃住在现场或项目部。

“那段时间,晚上是我们干活的黄金时段,经常是干到半夜两三点。”贾利庆说,他经常是整晚睡不着,血压也随着项目进展往上升。说到这儿,其他几位项目部人员就忍不住打趣说:“现在项目收尾了,贾部长的血压降了,咱们项目部也变得有人情味儿了。”

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张保雷表示,南三环区域积水改造项目建成,既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治理体系,也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