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出租车或将实行“员工式”管理 统一服装

21.08.2014  11:50
  如果有一天,在郑州市乘坐出租车,司机穿着统一的员工服,戴着雪白的手套,面带微笑说“你好”,不再一直向乘客抱怨目的地“太堵了”……届时,乘坐出租车时,会不会找回久违的幸福感?

昨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修改<郑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其中提出,将实行出租汽车集约化、规模化的管理,出租车“员工式”管理将成为现实。

现状|郑州的哥七成外地人,无归属感

如果郑州市的出租车司机跟公交车司机一样,每个司机都有属于自己的公司,就像公司的员工一样,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上下班,公司每月发工资,不再依靠多拉活、挑客来挣钱,郑州市的出租车拒载问题将不治而愈。”对于“打车难”、“被拒载”的问题,郑州市一名人大代表如是说。

不过,这名人大代表的想法,如今还停留在纸上。记者了解到,郑州市目前98%的出租车都归属个人,挂靠在不同的出租车公司。出租车的车主多为郑州市都市村庄的村民,还有一些下岗职工,如今大多数车主已经不再开车,而是将车辆租给他人使用,租车者每月缴纳一定的“份子钱”。

根据调查,郑州市注册的出租车司机,70%是外地户口,他们对这个城市没有归属感,只求挣够了‘份子钱’后,再多挣一些钱存下来。所以在驾驶过程中,只求利益最大化,不求提升服务,这是导致拒载的根本原因。”郑州市客运管理处一名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租车司机沉重的“份子钱”问题,让出租车司机有属于自己的公司,有归属感才行。

变化|出租车或将实行“员工式”管理

在此次审议的《条例》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条款,鼓励客运出租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依法收购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吸收个体出租汽车经营者入股的方式,实行出租汽车集约化、规模化的管理。

条例通过并实施后,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大公司收购经营权,实行企业化、员工式管理,公车供应的方式,让出租车司机就像开公交车一样。”郑州市一名人大代表认为,租车者不用再每个月缴纳厚重的“份子钱”,反而可以每个月从公司领工资。这种方式符合郑州实际,有利于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事实上,在2012年,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就已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表示全国将逐步推行出租汽车企业员工制经营模式,代替目前承包挂靠制。

这名人大代表表示,此次修改《条例》,也是顺应了国家的号召,也给郑州市的出租车行业发展指了一条路。“实行公司规模化经营后,有利于成规模的出租车公司越做越大,小的出租车公司被淘汰,并且逐步推行‘员工制’。

建议|能否对投诉反馈机制进行约束?

对于《条例》相关规定,市民李先生提出,目前的投诉机制不畅,也是导致出租车服务跟不上的原因。“之前,被出租车拒载后,我记下了出租车车牌号和司机工号,反映到相关部门后,对方只告知我已接受投诉。”李先生说,时隔多天,都未接到相关反馈。

在查阅此次修订的《条例》后,李先生说,对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管理部门的行为都有了相关约束,但是却没有对投诉机制的约束,这样只会导致市民对出租车行业管理缺乏信心。建议增加投诉反馈的相关条款。

另外,有网友提出,郑州市出租车20年只增加一辆,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2年起,每年要增加300辆出租车,如今,却没有落到实处。“现在打车那么难,就是出租车数量太少了,是卖方市场,能否在《条例》中对出租车总数的提升以及增长速度提出一些要求?